第1624章 不要命了?(1 / 2)

加入书签

高质量的钢材产量,出现了惊人的大爆发,如今已经稳定在了日产一百吨的程度。

如今的枪坊里,在李中易的零星指点之下,各种新式工具层出不穷。

台虎钳、钢锯、手动镗床、带齿轮的手动打磨机、手摇钻、锉刀、金刚钻头,除了没有电焊机之外,原始造枪的设备,一应俱全了。

而且,有了精钢之后,造枪管的设备,也有了重大的突破。

在李中易的指导下,工匠们铸造了钢制的轴承,以及几个钢制齿轮作为传动装置,从而可以将人力转动的旋转力,传递到镗杆上。

在轴承中转动的镗杆,非常稳定,在钻孔的时候,不容易偏向。并且,镗杆在高速运转中持续向前运动,就能扩大实心枪杆的孔洞。

用镗床来加工枪管,比人工用钻头来钻孔,不仅精度提高了,而且速度也要快得多了。

现在的枪坊之中,单单是专业的镗床,就多达一百多台。日产枪管的数量,也达到了惊人的两根每台每日的程度。

也就是说,帝国目前的造枪速度,为每天近200多支的水平。

一个新编陆军的镇,大约需要一万八千多支新式钢枪。也就是说,以枪坊的产量,顶多是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装备一个镇了。

李继易和李继孝,从讲武堂毕业之后,一个分配去了第一镇,另一个则分配去了第二镇第四协。

帝国新编陆军,都有统一的番号,每镇下辖三个合成协。从第一镇开始,分为第一、二、三协,依此类推。

李继易现任第一镇第三协的九队副队长,也就是副连长。他的弟弟李继孝,则任第二镇第四协的八队队长。

出现这种弟弟比哥哥军职高的情况,主要是,李继孝的射击天赋帮了大忙。

在第二镇军事大比武的时候,李继孝以十发五中的卓异成绩,获得了上边的通令嘉奖,并被破格提拔为队长。

人以类聚,兽以群分。

和话很少的李继易不同,性格开朗活泼的李继孝身边,聚集了更多的军中兄弟。

李继孝暂时还没有意中人,他在开封的小宅子,也就成了兄弟们经常性聚会的老巢。

“我说老九,今天放假啊,你还拿着根木棍练枪法?”排行老六的薛明,故意揶揄李继孝。

这薛明,是威勇伯府第二代的三郎。威勇伯薛樟,原任近卫军乙营指挥使,跟着皇帝南征北战,立功无数。

薛樟,是出身于河池乡军的军方实权派,深受皇帝的宠信,现任两浙路禁军都指挥使。

只是,薛樟长期外任,并不在京城之中。这么一来,薛府之中,无人认识李继孝,倒叫他隐瞒了真实的身份。

薛明并不知道李继孝就是皇次子,说话做事之间,也就不可能太过谨慎了,他老是喜欢拿李继孝寻开心。

李继孝一边在木棍上加了一块砖,一边笑道:“你别忘记了,我能当上队长,靠的是啥本事?”

薛明一听就明白,李继孝这是反击了回来。从讲武堂毕业之后,薛明至今还是个副队长,而李继孝已经成了队长。

年纪最小的老九,都当了队长,身为六哥薛明难道不需要惭愧么?

“唉,没办法,破枪根本不可能瞄准射击,别说十发中五了,就算是十发中一,我都要在翠云楼请客吃顿好的了。”薛明的话也很多,是个藏不住话的家伙,正好和李继孝臭味相投。

威勇伯府富得流油,薛明的军饷也高达每月五十贯钱,一分一文都不需要上交给家里,他压根就不缺钱花。

薛明爱吃爱玩,开封大街小巷的小食摊,大酒楼,就没有他不知道的。

李继孝一听这话,就知道,薛明惦记上了翠云楼的红烧肘子。

“唉,就知道吃,我跟着你一起胡吃海塞,已经胖了不少了。”李继孝放下手里的木棍,拿起石桌上的茶盏,惬意的轻啜了一口。

一旁站在屋檐下的崔氏,快步走过来,主动替李继孝续了茶汤。

薛明瞥了眼异常乖顺的崔氏,不觉心中一动,他凑到李继孝的耳旁,小声说:“好兄弟,你啥时候帮我也找一个像她这般乖巧的婢女?”

李继孝心里有数,薛明并不是个好色家伙,伯府里的漂亮婢女有的是。

只是,高丽的婢女,确实比中原的婢女,要温顺得多。

这年月的开封城中,高丽婢可谓是供不应求,买卖的价格也是一涨再涨,达到了七、八百贯钱的高标准。

当时,李继孝从周昌手里把崔氏买了来,给的是高溢价,多达一千贯钱。

“成啊,只要你兜里的钱足够,我替你写封信去高丽,找老交情买几个纯正的高丽婢过来。”李继孝自然不会在这种小事上面,抠抠索索的为难自家的铁杆兄弟。

“咳,我的军饷,每月花的精光大吉,哪里来的钱买几个高丽婢?一个,一个就足够了。不过,不要太稚嫩的。”薛明抓着脑袋,有些丧气的抱怨出声。

薛明晓得,李继孝从来不说空话,说一句算一句,一口唾沫一个坑。

李继孝懂了,敢情薛明也喜欢熟透了的高丽婢,这恐怕是受了崔氏的影响吧?

薛明的脾气是,直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