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8章 贬官灵州(2 / 2)

加入书签

中易想出城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当然了,这只是个借口罢了。

真实的原因是,讲武堂的一批学员即将结业,按照规矩,他们要徒步拉练到洛阳,再由洛阳返回开封。

说句心里话,自从李中易在河池建军之后,对于官兵们脚底下的功夫,从来就没有放松过要求。

一天一夜之间,徒步急行军一百里,不过是讲武堂学员们的基本功罢了。

李中易早早的赶到郑州城东三十里的抚平集,在集镇内通往郑州的必经之路上,随便找了家茶铺走了进去。

茶铺的二楼,李中易坐在靠窗边的位置上,一边磕瓜子,一边饮茶,享受着难得的宁静。

抚平集,原本是一片荒地,因为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们,约定俗成的赶集活动,而日益繁荣起来。

时近正午时分,“1、2、1……1234……”李中易听见了熟悉的口令声,他不由露出会心的笑容,他的学员们来了!

以前,李中易有很多兼职,官职名称从头往后数,至少超过了六十多个字,可谓是冗长之极。

等李中易登基之后,他唯一的兼职便是讲武堂山长,而且,定期会去讲武堂授课。

作为以武力起家的开国皇帝,李中易比谁都明白,枪杆子的重要意义,无论怎么强调都不算过分。

天地君亲师,天和地为虚,君和师集于一身的李中易,始终将全国禁军的兵权,牢牢的掌握在手中,丝毫也不曾放松过。

凡是从讲武堂结业的军官,李中易认得出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这事说起来很难,其实只要用了心,下了苦功夫,也不算特别难。

说白了,掌握手下军官们的基本情况,这也是作为军事、政治强人的必修课之一。

作为一国之君,李中易喜欢碰巧性质的随机谈话,而不是带着目的性的专门找讲武堂学员军官们私下里谈话。

人,都具有两面性,一辈子只作好事的好人,李中易至今都没见过。同理,一辈子从来不做好事的恶棍,他也没有见过。

人性本私,且逐利,这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源。

“1、2、1……”伴随着长官的口令声,一队讲武堂的学员排着整齐的队列,快步跑进了集镇的街道。

“全体立正,原地休息!”

不须看相貌,仅仅凭声音,李中易就已经认出了带队的军官,他是讲武堂的现任教务长,罗长纲。

罗长纲,今年三十八岁,原为河池乡军的都头,积功累升至第一军副都指挥使。

因李中易的青睐,罗长纲于三年前,接任讲武堂的教务长。

因讲武堂内没有副山长的编制,所以,罗长纲这个教务长,就是讲武堂内,李中易之下的实权第一人。

按照条令的要求,今年是罗长纲在讲武堂内的最后一年,待期满四年后,他就会再次进入作战部队,担任某一军之都指挥使。

在李家军中,目前只有第一至第五军,外加近卫军,和军级编制的骑兵营,一共七个军而已。

在统一了南唐和吴越国之后,李中易直接控制的国土面积,至少大了一倍有余。那么,很显然,适当的扩军,势在必行!

根据总参议司拟定的编制计划,全国的中央禁军,将达到三十万人的规模。

如今,整个李家军的兵马,汇总到一块儿,也不过才十八万人而已,扩军十二万人是最少的需求。

居高临下的李中易,看得很清楚,讲武堂的学员们进入到集镇之后,不仅没有驱散赶集的乡亲,反而分为左右两队,各自靠边坐下休息。

李中易不由暗暗点头,非紧急军情的时期,父老乡亲们的赶集活动,自然出于优先的层面。

从基层军官开始,持续性的培养民本思想,一直是讲武堂内教学的重中之重,从来就不曾松懈过。

在这个时代,真正以民为本,做到了助民为乐的军队,除了李家军之外,还真找不出第二支军队来。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