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2 / 4)
“呜呜呜气死了于谦大人就这样被奸臣害死了!朱祁镇你个王.八.蛋!”
“要不是于谦大人,瓦剌围城,徐有贞建议迁都,明朝真跑了就是第二个宋朝!从此对异族称臣纳贡!
朱祁镇以为他能回来,是瓦剌心好吗?是于谦把瓦剌击退了!瓦剌拿明朝没办法,才想着靠朱祁镇换好处的!不然朱祁镇早被杀了!瓦剌忌惮的是明朝于谦众臣!他怎么有脸把救回大明的于谦就这么诬陷死了!
“呜呜呜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大人的刚烈实在让人钦佩!”
所有人都看得火冒三丈,悲痛万分!
许多的诗词大家和文人,更是为于谦的这首诗中所透露出的刚烈志气而倾倒!多么的决绝无畏!
而如此忠烈的重臣,没有死在与异族的血战之中,反而被自己保卫的君臣背刺陷害,死于奸人争权夺利之下!
如何不让人为之愤怒!
臣子俱庸庸碌碌的皇帝看到此处,心痛难掩,这样能文能武的大才,你朱祁镇不要给朕啊!朕珍之重之!
便是众多臣子亦是看得悲切哀戚,于谦于大人这样力挽狂澜的功勋,仍然被昏君奸佞所迫害。
诸葛亮看着眼眶泛红,一众蜀中众臣对比之下再也不嫌弃阿斗的无能了,他无能但是听话啊,武侯说听谁的就听谁的。
朱棣冒着快要具象出来的杀意看着朱瞻基: “这就是你选出来的继承人!好大喜功,被异族俘虏丢脸丢到上下几千年,还残害忠良?
朱瞻基此时脸色一苦,他这时还没有想到传位这么远的事呢。
正防备着宫廷内乱的朱祁钰,看
到此处,泪眼婆娑看向于谦,哽咽难言,好半晌出声: “朕重病被赶下来,朕也认了!但、但他朱祁镇凭什么如此对待于大人!当年若没有大人,大明还不定什么乱象!我等怕不是要沦为亡国之辈也未可知!
连于大人、王大人都被杀害,恐怕其他拥立自己,反对过从瓦剌勒索赎回朱祁镇的众臣,都难有好下场!
朱祁钰悲愤之下,终于打起精神,扫去心灰意冷。
朕不能就此认命,不是为了朕一人之安危,这么多的忠臣良将不能被朱祁镇和石亨徐有贞等人害死!
又想到,天幕盘点完昏君,将有先祖降临。
自来不受长辈待见的朱祁钰心中满是决绝,哪怕祖宗护持朱祁镇,朕拼死也不能教于谦等臣再被害死!
【于谦大人被逮捕抄家时,多年为官家中一贫如洗,并无余银,稍有价值的只有被朱祁钰赐下的诸多赏赐被珍重藏之。
杀害时于谦时,朱祁镇曾下旨于言谦等人该判千刀万剐之刑,但从轻处罚,对于谦施以刖刑,砍去于谦双脚,再进行斩首。
[截取历史真实影像]
只见哪怕捆缚双手身戴枷锁鬓发散乱,仍然难掩刚正风骨的于大人,背脊挺直神情平静中带着坚毅,并无惧怕。
但到底难掩怅然,抬首看向周围哽咽哭泣的百姓,又略过百姓看向这都城的一砖一瓦,这用命艰难守卫下来的都城,看向这浩然长空。
慢慢闭上眼睛。
万般心绪齐齐涌上心头,我于谦无愧于心!
最终,于谦还是背负污名死在了自己殚精竭虑誓死血战保卫下来的京都城中。】
天幕中的历史画面定格在了浩然长空,只从画面下方溅起一捧热血,随之而来的就是百姓悲恸哀戚。
但这番让人痛心疾首的画面,哪怕没有看到行刑,但先施刖刑再斩首的描述,已是让人不忍卒读。
“朱祁镇该死!!!啊啊啊他居然说于大人该千刀万剐!还残忍折磨了于大人呜呜呜”
于大人真的是蒙大冤!他保卫京都保卫错了吗?他力挽狂澜错了吗?诬陷他谋反!这和诬陷岳飞将军的‘莫须有’罪名有什么区别!
于大人死前的神情太让人痛心难过了
,他一心为国竟然背负污名被害死了,朱祁钰就该早点把朱祁镇杀了!
清廉、刚烈、文武全才、忠心爱国,这样的人才,被胡乱构陷身亡,所有位面不论文臣武将都难以自持,痛骂出声!
众位明君更是觉得朱祁钰早该将朱祁镇无声无息杀了!但从大臣不吭声便将朱祁镇接了回来,再到夺门之变时轻而易举的功成,便知朱祁钰处境之难。
朱元璋神色难看杀气腾腾,朱祁镇这样被俘虏还叫门的废物,早该死了。能捡得一条性命,还不安分呆着,搞什么复位。又听信投机佞臣的话,残害一众忠良!我大明如此折腾下去,还能延续多久的国祚?
朱祁钰看着天幕目眦欲裂: “朱祁镇!当真无心乎!他怎么能!怎么能构陷于大人谋反,还如此酷刑加身!竟还打算施千刀万剐之刑!
说着扶住于谦,带着歉意哽咽道: “是朕连累了于大人,太上皇他、他厌极了朕。”
于谦神色沉重但不见怨怼,看到朱祁钰的自责,并不赞同: “石亨等人构陷于臣,乃是臣多年来
挡了他们的晋升之途。若没有陛下信重,臣又何来施展抱负之机,陛下莫要如此自责。如此君臣相得,心神激荡中朱祁钰神色坚定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