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十章 皇室给的殊荣(1 / 2)

加入书签

似是坠落火堆,火焰灼伤着肌肤。无尽的痛伴随着微弱的呼吸,如海潮一般,来了去,去了又来,留下的潮水冒出在额头上,打湿了薄被。顾正臣起烧了,梦呓着含糊不清的话。太医院的人检查过伤口,只感觉伤口处烫手,并没有发现红肿化脓,只好给顾正臣煎服了退热的药。烧刚退不到两个时辰,又一次猛烈地烧了起来,就连呼吸都变得急促。顾氏、张希婉衣不解带在旁守着,湿漉漉的帕巾换了一次又一次,可总无济于事。太医在门外焦急商议对策。不焦急不行,大家的命都挂在他身上,万一熬不过去,陛下发了狠,这太医院可就真要陪葬了。很明显,皇帝不介意毁了这里重建。朱标催促太医拿出法子,可一个个也没什么好的对策,后面太医向大善提出针灸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以正气息。不管什么法子,能上的就上。这一夜很是漫长,朱标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去的。对于顾正臣,朱标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情,顾正臣不像其他东宫官员或朝臣一样,有着对自己的巴结、逢迎与畏怕,他更像是一个知己,可以倾听自己不敢对任何人说的话,可以讨论一些小心思,可以说出一些小情绪。东宫太子,说起来好听,实际上规矩太多,约束太多。一言一行都有人盯着,连学习课业坐姿不正都会有人告诉父皇,然后是严厉的呵斥。一道道森严的规矩如同木栏,围成了没自由的囚牢。是顾正臣的出现,让自己拥有了打开这扇囚牢的钥匙,可以抽出点时间,放松下自己。他的出现,让自己切实感觉到了活着并不都是沉重,也并非每一日都需要紧绷着活着,原来人是可以暂时放下担子休息一下,喘息一下,好好享受一次呼吸,好好看一看风光自然。耳边不只是有治国之道,种种道理,还有风雨声,笑声,叫卖声,有鲜活的日子在闹腾。是顾正臣让自己看到了远方,知道了许多地方风俗,也见识到了官员的恶,百姓的艰难,清廉的代价,挣扎的生命,还有人的坚强,大明的方向!他治理一个地方,奸贪官吏与欺民大户就不得不掉头或低头。他治理一个地方,百姓的日子就好过起来,有奔头地笑着迎接下一个日出。他设置的远火局,将会让大明拥有稳定边疆,消除边患的重器。他整顿一个地方卫,竟让其在短短一年之中战胜了强大的羽林卫。他虽不善武,却是一个文武兼备之人,他虽不善官场结党、站队,却是一个真心想为百姓、为大明办事的官。朱标很是害怕,害怕失去顾正臣。五更,天尚未亮。朱标再一次拒绝内侍让休息的请求,坐在台阶上熬着夜,听到脚步声传出,不由抬起头来,只见母后竟带人匆匆而至。马皇后到了近前,拉起行礼的朱标,着急地问:“他怎么样,可好些了”朱标眼眶通红:“来来回回烧了一个晚上,被子都湿了三床了,还没醒来过。”马皇后看了看房间,拉着朱标到一旁,低声说:“你父皇昨晚留宿华盖殿,母后听内侍说起此事,这才去找了你父皇,又到了这里。你留在这里是对的,像顾正臣这样的人才,值得东宫辛劳,你莫要有怨气,这也是为大明江山所为。”朱标连忙说:“儿臣不曾有怨气,只是怕,怕他熬不过去……”马皇后思量了下,说:“上天会眷顾大明。”进入房间,马皇后看到顾氏正守在床边出神,县男夫人张希婉陪在一旁,一动不动地看着顾正臣,一只手还紧紧握着顾正臣的手。丫鬟小荷听到动静,这才起身喊了声,顾氏、张希婉见到赶忙行礼。马皇后免礼,问了几句之后,坐在床边,伸手拿起顾正臣额头上的湿巾,有手背感知了下温度,然后将湿巾放好,对昏睡的顾正臣说:“你可是要当父亲的人了,要坚强些。陛下说了,若你家孩子是男,就陪皇太孙一起读书,若是女,便许给皇太孙。”张希婉眼神中透着恐惧与不安。皇帝说这些话,对任何人家来说都是无上的荣耀。只是在这个时间点,这个时候说这些话,明显是不看好顾正臣能熬过去,这是提前给他个保障,告诉他顾家没了他,依旧不会衰败下去。太医有些话不方便给顾家人说,可不敢瞒着皇帝。顾氏拉了拉张希婉谢恩。朱标双眼一热,瞬间湿润起来。这样也好。若顾正臣好起来,那顾家与东宫的关系就彻底绑在了一起,任谁都无法动摇。若顾正臣——没扛过去,自己也能补偿一二,将顾家的人当做亲人,好好地照顾。马皇后拉着张希婉的手,看着眼前忧愁又疲惫的女子,轻轻叹息:“陛下原本是想收顾正臣为义子,只是这样一来,他就只能是个武官了,绝了文道官途,所以,这份殊荣就落在了你腹中孩子身上,莫要累坏了身体,他也不希望你太过疲惫。”张希婉眼泪直落,哽咽不已。马皇后回头看了看顾正臣,很是心疼,又与顾氏说了一番宽慰的话,召来太医,宽仁地说:“顾县男是国之大才,陛下诊视,你等可要用心,但也莫要因畏怕缩手缩脚,该怎么治,就怎么治,本宫也盼着他早日好起来。”相对朱元璋要让太医院“陪葬”,马皇后的话就让人轻松多了。东宫带刀舍人周宗匆匆走了进来,见皇后也在,不由收住脚步,连忙行礼。朱标走出门,问道:“有消息了”周宗快速地说:“殿下,昨晚魏国公奉旨抓了龙骧卫二十名军士,其中包括千户吴亨,此人负责头陀岭以东三里处哨卡。”朱标眼神变得犀利起来:“如此说来,是吴亨放人进去的”周宗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