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第93章 二舅要去学道法(2 / 3)

加入书签

再称呼林宇恒为阿恒了,而是直接改口称其为老板。

“你说什么?邵氏准备出售他们的产业?”

林宇恒不禁微微一怔,对于这个消息他还真是没有半点印象,不然他早就会出手收购邵氏影业的产业了。

要知道,早在77年的时候,邵爵士便获得了英女王的册封为下级勋位爵士,成为港岛娱乐业获得“爵士”衔头的第一人。

而随着邵爵士的年事已高,邵氏的电影业务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去年邵氏还产出了将近二十部电影,虽然票房都不算很理想,但是今年邵氏最多只会推出一部电影,也就是《南北少林》。

以前一年制作几十部电影的邵氏集团正在消无声息的消亡。

事实上从80年代开始,邵氏的电影业务就在不断收缩,去年更是卖出了全部院线。

而从86年到87年的这一年时间内,邵氏更是直接宣布停止生产电影,准备彻底退出电影行业。

后来邵氏虽然断断续续还有发行几部电影,但基本上已经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邵爵士更是将自己的所有产业转入了国内发展。

等到00年的时候,马来西亚的“天映娱乐”直接斥资4亿港元收购760部邵氏电影的永久版权。

虽然说邵氏已经出售了自己的全部院线。

但那只是院线而已。

邵氏集团的电影公司以及他的制作班底还在,这些还没有卖出去。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邵爵士也是无线电视台最大的股东,也就是tvb的老板。

所以无论是电视产业还是电影产业,邵爵士都是港岛最牛的,只不过电影行业现在开始走下坡路而已。

面对着以前的最大boss,华仔可是连对方的面都没见过。

但是对于无线电视台的恨意,却让他有种想要打击报复的冲动,毕竟他现在还很年轻,还有冲劲,还不是未来那个沉着稳重的华语天王。

看了看手中的资料,林宇恒便知道自己收购邵氏影业的机会来了。

不过这价格好像有点小贵。

光是邵氏影业这一块,就得需要将近十三亿港币才能够买下来。

这个时期的十三亿港币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雷洛作为九龙的华人总探长,他捞钱捞了一辈子也才捞到五亿港币而已。

不过那是以前。

现在有方进新帮忙操盘股票,雷洛的总资产现在就已经超过五亿港币了,都不用等到他跑路的时候。

所以想要收购邵氏影业,首先得搞钱。

而如何能够快速的搞到这些钱,也就只能看方进新的了。

想到这里,林宇恒便将方进新给喊出来一块吃午饭,然后对着他问道:“这段时间股市交易的怎么样了?目前咱们账上有多少盈利了?”

方进新也不知道为什么今天老板会想起来问这个,不过还是认认真真的回道:“目前账户上大概有三亿一千万港币,其中有六千万港币是雷洛的。”

“这么说咱们只有两亿五千万港币了?”

林宇恒的眉头不禁微微一挑,哪怕算上他上次拿走的一亿港币,加起来也才三亿五千万港币而已。

这距离十三亿港币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而此时港岛的股市涨幅并不是很理想,哪怕方进新再怎么牛逼,也不可能在几个月内让这笔资金翻个三四倍的。

所以.不能将目光只停留在港岛。

林宇恒的眼中顿时闪过一道精光,对着方进新道:“明天将所有的股票卖掉,然后取出来兑换成日元,你准备一下去小岛国进行股票交易吧!”

“啊?去小岛国?”

方进新不禁微微一怔,显得有些诧异道:“可是我对那边的股市行情不太了解啊,这要是贸然过去的话,是不是有点太仓促了?”

林宇恒却是笑着摆了摆手道:“这个你不用担心,小岛国此时的股票已经进入了最为疯狂的牛市,你去了之后只管买买买就行了,相信我,绝对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我们的资产连翻好几倍,甚至十倍也不是不可能。”

虽然林宇恒不懂什么炒股。

但是他却记得从86年开始,小岛国的股票市场开启了最为疯狂的一次牛市。

从86年的一月初道87年十月,小岛国的股票市场仅仅只用了二十二个月便从一万三千点上涨到了两万六千多点,最后到89年直接达到了三万八千多点。

这也是小岛国股票整体的最高点。

而在这个时间段里,只要你能够买到一只好股票,随随便便都能够翻上好几倍。

股票的板块是轮动的,每一只翻倍的股票从启动到结束,所需的时间还不到一个月就能完成。

这也是最快赚钱的方法。

方进新作为一名股市高手,林宇恒相信他只要到了那边,就一定能够很快做出操盘交易。

看着自己老板一脸认真的神色,方进新便知道这事不是在开玩笑,当即只好点了点头道:

“好吧,这事我会按照老板你说的去做的,明天我就卖出所有股票,然后赶往小岛国交易。”

“好,那我就预祝你旗开得胜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