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你可知错?(2 / 3)

加入书签

“陆公若是有什么要询问的,我们定然告知。”</br>陆抗在这里待到了很晚,在这期间,他也是从几个人的口中得知了蜀地的不少大事。</br>对陛下这次的忽然动手,这几个人都不意外。</br>张载甚至说道:“我当初去蜀地省亲的时候,便意识到了这件事会发生当地的大族是最先恢复过来了,犹如北方这般,再也没有了当初的狼狈模样,但是百姓们却跟当初没有什么区别。”</br>“我父亲说,若是庙堂再推行这样的政策,蜀地的百姓就一定会起兵谋反。”</br>听到张载的话,陆抗很是惊讶,“我听闻邓艾也擅长治政,可他为什么却无视了这些大族呢?”</br>一旁的张华幽幽的说道:“因为免税赋。”</br>陆抗一愣,“这有什么关系呢?”</br>“邓艾这个人,有些不同他前往蜀地,想要做的是治理发展当地,提升税赋产粮,而不是为了帮助当地的穷苦百姓虽然兼并问题严重,但是因为免税赋,故而可以先放着,等到稳定的完成了诸多水利事项,熬到免税期过后,他才会开始动手”</br>陆抗还是有些不能理解。</br>你们大魏的大臣们都是这么个性的吗??</br>陆抗又好奇的问道:“那邓艾会违抗这次的诏令吗?”</br>张华笑了起来。</br>“大概是不敢了。”</br>宴会结束,陆抗也是与这些人告辞,对他想知道的东西,他也是有了一定的掌握。</br>最难的是认识了这么多的人,陆抗是个比较豁达的人,年纪本来也不大,干脆就以这些人为友。</br>他也算是结束了孤身一人在洛阳的局面。</br>从那之后,他们几个人便常常聚在一起,商谈大事,或作文写诗</br>“哼,一群阿谀小人,整日狼狈为奸!!不办正事!”</br>钟会听着刘渊告知外头的情况,顿时破口大骂。</br>刘渊昂首挺胸的站在钟会面前,“老师,我偷偷去看了张华的那个弟子,确实有些名士的风范,但是就跟他的老师一样,空有相貌而无才能,看那神色就知道他往后成不了什么大事!”</br>钟会对弟子的自信表示很是欣慰。</br>可随后,他又很是严厉的问道:“当今巴蜀的豪族要迁徙,你可知要迁到何处?!”</br>刘渊迟疑了许久,方才给出了回答,“老师,应当是要送到交州或凉州去。”</br>“呵,交州这些年里都送去多少人了?况且高句丽人都要被送到南边了,还会将蜀人往那边送吗?”</br>“那就是凉州!!”</br>“凉州??原先的羌胡作乱,庙堂平定他们之后,收了数十万的胡人,将他们安排在凉州各地,况且庙堂多年往雍凉送人,让他们在当地开垦,现在凉州又一分为二,你觉得武威等郡缺人吗?!”</br>钟会很是生气的说道:“连这点事情都想不明白,如何还敢说能胜过张华的弟子呢?”</br>“这些人当然是送到沙州!”</br>“沙州新立,人口极少!”</br>刘渊有些愕然。</br>“老师可是,沙州只是个想法,还不曾设立啊”</br>钟会举起手来,示意了一下手里的文书。</br>“今日就设立了。”</br>刘渊欲言又止。</br>“弟子知错!”</br>钟会这些时日里就是在忙着新二州的事情,庙堂要正式设立两个新州,第一个是云州,治所在盛乐,疆域极大,但是没什么人</br>庙堂对此的争论其实挺大的,很多人都觉得,可以在当地设立一个类似护鲜卑中郎将之类的,或者干脆设立长史府。</br>但是曹髦却坚决要求设州。</br>别人觉得那是苦寒之地,几乎没有可利用的价值,但是在曹髦的眼里,这些可都是宝地啊。</br>现在的大魏实力不足,无法吞掉这么大的地区,但是自己给这里设州直管,那这里就是往后大魏的一部分了,等自己不在了,若是有什么部族敢来占据这里,呵,后世子孙哪个敢不去打回来,都没脸来见先祖。</br>故而,曹髦还是强行设立了云州,另外一个沙州倒是没有遇到什么反对。</br>虽然同样人少,但是毕竟比云州要好多了。</br>有个敦煌郡作为治所,包括了长史府跟校尉府,而且整个西域的诸多小国都能作为郡县加入,这还是蛮不错的。</br>新任刺史已经带着其余诸多官员们前往敦煌了。</br>而接下来,则就是要以蜀地的大族来充实边塞的人口,吴地大族所吃过的苦,要落在这些蜀人的头上了。</br>但是平心而论,虽然蜀地也在南,但是沙州的气候环境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