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连璧(2 / 3)

加入书签

能听的下去。</br>谯周如此说了半个时辰,终于有人站起身来质问了。</br>“谯公不知天命,难怪蜀国会灭亡,倘若没有天命,谯公可能告知,为何蜀国会灭亡呢?为何大魏能行大一统呢?”</br>起身的这位名士,他是太学里的贤人。</br>此人名为孙炎,是整个太学里的重量级大佬,他的老师叫郑玄。</br>光凭着这一点,他都能吊打整个太学的名士们了。</br>而他跟王肃向来过不去。</br>在郑王之战里,他一直都是站在自家老师这边跟王肃作对。</br>王肃很厌恶他,就作了圣证论来对付他,两人的争斗过程之中,孙炎算是被王肃压了一个头。</br>尽管如此,那也非常的厉害了。</br>他算是当今郑学里最有代表力的人了。</br>而他的主张,就是从郑玄那里延续下来的绝对宿命论。</br>他们认为皇权就是无比神圣的东西,天子就代表着上天,故而要对天子绝对服从,这是天命,若是不服从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br>后世常常出现的“君要臣死”之类的话,就是他们的主张。</br>但其实早期儒学并非都是这样的主张。</br>谯周的这番话,显然跟孙炎等人的主张是不合的,因此孙炎最先出面来反驳。</br>孙炎本人也是教导了很多的弟子,其中就包括了那位匈奴名士刘宣,刘宣还算是郑玄的徒孙呢!</br>孙炎的这句质问也是非常的锐利。</br>谯周却是半点都不慌,他回答道:“蜀国灭亡是因为国力弱小,比不上大魏,大魏兴盛是因为皇帝贤明,群臣恪尽职守,将领们勇敢无畏。”</br>“混账话!!!”</br>孙炎大怒。</br>荀顗此刻却起身问道:“难道孙公是认为当今陛下并不贤明?群臣也不够用力?将军们也没什么付出,就是因为天命便完成了大一统嘛?”</br>“荀顗,伱们这是祸乱天下的言语!”</br>“我并非是说陛下不英明,群臣不贤明,而之所以他们会是如此,是因为天命!”</br>郭平和陈植安静的坐在下方,听着他们的争吵。</br>他们俩都不敢多说什么。</br>就在此刻,忽然听到有个熟悉的声音响起。</br>“我倒是觉得,非天命,乃人为也!”</br>“君王英明,群臣贤明,则国家兴盛,若君王不贤,则社稷沦丧,这是古往今来的道理,当今天下之所以能兴盛,就是因为有我这样的能臣”</br>众人一看,不知何时,钟会却出现在了人群之中。</br>也对,像这样热闹的名士聚会,他是不可能不来的。</br>哪怕手里的事情再多,他也会前来露个脸。</br>钟会的参与,让局面变得更加混乱。</br>接下来,就是谯周与诸多名士们的对决了,谯周嘴笨,可好在有不少名士愿意帮助他。</br>双方如此辩论了一个多时辰,不分胜负。</br>可惜的是王肃已经逝世了,他若是还在,像孙炎之类的,只怕都没有机会能说这么久,早就被他给说的掩面而去了。</br>郭平和陈植听了许久,到后来,年轻的士人们开始接替长辈继续辩论的时候,他们就有些听不下去了。</br>谯周这次来,显然只是暖暖场,将这主张先打出去,并没有想着一次就让所有人信服。</br>几个人起身悄悄的离开了此处。</br>刚刚走到了门口,就有甲士将他们拦下。</br>随即,他们被带到了一个人的面前。</br>钟会正笑呵呵的看着他们,目光盯在了夏侯湛跟潘岳的身上。</br>“连璧竟然都到齐了,怎么不来拜见我就想要离开呢?”</br>众人赶忙行礼。</br>钟会则是让他们跟上自己,朝着外头走去。</br>潘岳忍不住问道:“钟公,您不留下来继续听了吗?”</br>“这些辩论,当作是娱乐就可以,不能完全痴迷,要以大事为重,像他们这般整日聚在一起,却只能做些口舌之争,又有什么用处呢?”</br>钟会忽然问道:“今日的辩论,你们觉得如何呢?”</br>潘岳率先回答道:“只觉得诸位名士都极为博学渊博,今日谯公的话让我想起了昌言,我曾读过这本书,对此有些了解”</br>他说了不少东西,看的出,潘岳对谯周的话还是颇为赞同的。</br>或许只是因为钟会看起来很赞同他的话。</br>不过,他也确实说的头头是道,说的比谯周都要顺畅的多,起码没有拘束。</br>钟会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