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义士(2 / 3)

加入书签

t;王基说道:“倘若几位将军不在意,何必坐下来聊聊呢?”</br>钟离牧还不曾开口,一旁的陶璜却开口说道:“将军,我们正在交战,有什么话还是直说吧!”</br>王基这才说道:“我是来救交州百姓的。”</br>“吴国已经灭亡了,而几位将军却不愿意投降,我实在是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br>“吴国的百姓,这些年里遭受了很多苦难,交州尤其如此,甚至还爆发了叛乱。”</br>“如今天下大一统,吴主已经成了魏臣,诸位又为何不降呢?”</br>“在建业内,我见过了你们的旧主,他如今为你们的事情很是惶恐不安,生怕因为你们的事情而遭受牵连,让人以为是他的示意。”</br>“诸位都是能将,颇受吴主的宠爱。”</br>“难道如今诸位就一点都不在意吴主,只想着自己的名誉吗?”</br>王基皱起了眉头,颇为严肃的说道:“况且,交州的百姓如此敬爱诸位,诸位却为了些虚名,执意与我们作战,胡将军得知这里的情况,极为愤怒,想要召集大军来平定交州。”</br>“我大魏的几十万大军前来此处,你们真的能挡得住吗?”</br>“到时候,整个交州都要被夷为平地了!”</br>“诸位不在意提拔了你们的故主,更不在意这些跟随你们的百姓,执意与我们作对,到底是为了什么呢?!”</br>王基的语气愈发的强硬,当他说到最后的时候,就已经带有质问的意思了。</br>这一刻,薛珝手里的长矛忽然掉落。</br>长矛掉落在地上的声音让其余两位将军都不由得看向了他。</br>薛珝开口说道:“倘若我主不曾投降,我愿意死战到底,可如今我主在他们的手里,若是执意交战,岂不成了谋害陛下了吗?”</br>“这实在是不妥。”</br>陶璜此刻也长叹了一声,他看了一眼身后的城池,“倘若魏国大军杀来,我们倒是无碍,可这城内百姓曹军向来有屠城的传统,激怒了他们,只怕要连累整个交州。”</br>钟离牧迟疑了许久,终于松开了手里的武器,他看着面前的王基,认真的说道:“我们此番不是因为惧怕伱们的强兵,也不是因为不能恪守为人臣的气节,只是因为念及陛下以及交州百姓!!”</br>王基笑着点头,“是这样的。”</br>三人这才下马来投。</br>石苞跟霍弋走上前来,石苞对这一切很是惊讶。</br>就在前不久,使者带着孙皓的书信,都没能让这三人屈服,没想到自家将军这一顿废话,居然就能让他们三人受降?</br>霍弋上前将他们几个人扶起。</br>霍弋看着他们,有种看到了当初自己的感觉。</br>霍弋跟他们非常的像,当初也是去镇守边塞,深受当地蛮夷的敬爱,也是对皇帝忠心耿耿,也是在得到两次诏令后方才投降。</br>他此刻对面前的几个人说道:“诸位将军,在下霍弋,或许你们也曾听说过我,当今陛下是个仁君,过去我的故主投诚之后,就得到了陛下的善待,如今在洛阳内,衣食无忧,不曾受到任何的迫害。”</br>“诸位勿要担心,吴主也一定不会有什么事。”</br>听到霍弋的话,这几个原先还跟霍弋打的你死我活的将领们也是赶忙行礼。</br>“多谢将军。”</br>他们本来就是一类人,很快就聊的火热,甚至开始交流起了治理边塞的心得,石苞等人也就进了这龙川。</br>听着他们的话,王基却忍不住的皱眉头。</br>这孙皓跟刘禅可不一样啊。</br>刘禅是不曾交战的时候就主动投降,而且他为人淳朴,颇类前大将军的侄儿。</br>因此陛下对他没有什么刁难,直接封安乐公。</br>但是这孙皓,他是被生擒后才投降的,另外,他本身也不是刘禅那样的人,是个比较容易惹事的家伙。</br>自家陛下最是厌恶这样滥杀无辜的人,等孙皓到达洛阳之后,皇帝陛下能饶恕了他吗?</br>他能跟刘禅那样得到很好的对待吗?</br>若是不能,是否又会引起这些吴人的反抗呢?</br>王基对此很是担心,他当即决定给皇帝上书,希望皇帝能重视大局,勿要怠慢了孙皓,哪怕不喜欢,也得宽恕他,哪怕是为了吴国的这些人才们,也得稍微忍耐他。</br>随着最后一股抵抗力量的消失,整个吴国也就此低下了头颅。</br>三国时代正式结束。</br>天下再一次迎来了大一统。</br>而远在对岸的大魏国民,在此刻也是迎来了狂欢。</br>天下纷乱百余年,终于,一切都结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