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攻其心!(2 / 3)

加入书签

定然能坐镇一方。”</br>“而成君少他十岁,却已经没有进取的想法了吗?”</br>成济急忙说道:“臣并无兄长那般的才能”</br>“什么样的人是生来就有才能的呢?在外征战的人,尚且可以在夜里挑灯苦读,成君每日所要做的事情不多,其余时日,却都只是闲居在家,这怎么能行呢?”</br>“臣不好读书。”</br>“朕不是让成君读书去当博士,只是想要告知你,若是想要有极大的成就,就不能荒废时日,若是不喜欢读书,也可多磨练武艺,成君正值当打之年,不可荒废时日啊!”</br>成济这才低下头来,“臣受教!”</br>曹髦是真的很想将麾下这些人都给练出来。</br>在征服了蜀国之后,魏国又多出了三个州,而曹髦还想要在辽东朝鲜等地再设一个州来减少幽州的压力,交州这里也刚刚收回,往后还有江东</br>可曹髦却连这几个刺史都凑不出来。</br>如太守县令更是只能看大族的脸色。</br>哪怕曹髦在蜀国进行了一次科举,让张华全程负责,招贤纳士,可人数也远远不够。</br>科举只能招一些底层的人才,总不能直接科举招一个刺史太守出来吧?</br>至于蜀国的降臣也是同样的道理,他们甚至还不如曹髦麾下这些人呢,就算能比得上,也不能上来就让投降的人去当刺史啊。</br>除却这些地方的官员,军队的将领也远远不够,乍一看曹髦麾下仿佛也是个天团,但是吧,中军严重缺乏名将。</br>地方上凑个四征四镇都不够。</br>除非曹髦背着良心在世家大族里胡乱选一通,可曹髦又不只是为了凑人数,尤其是指挥官的位置上,岂能不深思熟虑呢?</br>一场灭国之战,倒是给曹髦打出了不少的优秀将军,如成倅就是个例子,他原先只能担任骑将。</br>经过了这两次的战役,他勉强也能当个四安四平,能独自镇守一方了。</br>可高级人才还是远远不够。</br>世家大族里倒是有不少人闲着,但是他们的道德水平,让曹髦不敢重用他们。</br>曹髦敢用成济这样敢弑君的愣头青,但是不敢用道貌岸然,满脸堆笑着说要为皇帝分担压力的那些人。</br>将他们派往地方上,造成的危害比他们的功绩要多好几倍。</br>曹髦的马车终于停了下来。</br>成济扶着曹髦下了车,抬起头来,杜预正领着家里众人在远处行礼迎接。</br>这里是杜预的府邸。</br>皇帝的车驾大概是全洛阳唯一一个能开到任何人府内而不必停在门口的车了。</br>“元凯,起来吧!”</br>曹髦挥了挥手,杜预赶忙走到了曹髦的身边。</br>曹髦注意到杜预的穿着不是很干净,“刚从马公那边回来?”</br>杜预点点头,“蒲公有绝技,他锻刀之时,用泥土涂抹再淬火,所做出来的宝刀,极为坚硬,且锋利,今日观他锻刀,颇有感悟”</br>两人交谈着走进了书房内。</br>曹髦坐在了上位,“荆南跟交州那边的情况如何了?”</br>大魏在跟吴国的此番大战里,收回了大量的土地,可惜,因为陆抗的顽强抵抗,魏国的收服并非是完整的收回,双方的势力在荆南交州等地犬牙交错。</br>陆抗这厮提早将平原地区的百姓物资迁徙,魏国虽然得到了这些城池,但是所得到的人力物力都非常的少。</br>双方在荆南的舆图是相当的扭曲,主打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br>这也是跟当地的地形有关。</br>而在收服这些地区之后,王基便决定在此处种田。</br>这个种田,并非是物理意义上的耕作,而是指恢复当地的基础设施。</br>因为战争,当地的民居,城池,道路等等基础建设受损严重,陆抗这厮为了对付魏国,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很多基础建设被他自己给毁掉了,反正就是不让你魏国过的舒服!</br>王基对此也是有心无力,若是没有庙堂的援助,他靠着自己的力量是无法修补完善的。</br>杜预沉思了片刻,方才回答道:“陛下,相应的内容我都看过了,工部众人,对此意见不同。”</br>“主要是这些地方有些太偏远,群臣认为中原地区需要建设的地方同样很多,不该浪费在这里,不如直接使其变成军屯之地。”</br>曹髦还是没有急着发表意见,他笑着说道:“说的也有道理。”</br>“重建这些地方耗时耗力,成效又不大,同样的人力物力用在中原,是能有更大的作用,那元凯是怎么想的呢?”</br>“我觉得,应该修建,不惜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