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从将军到王公(2 / 3)

加入书签

因吗?”</br>王昶不假思索的说道:“陛下,当初臣曾上表庙堂,献出了治理天下的五条政略,而当初与如今不同,臣今日想要为您献出七条战略。”</br>曹髦有些惊讶,他并不知道这五条政略的事情。</br>王昶认真的开口说出了自己的原先五条政略。</br>又说出了增补的两条。</br>请访问最新地址</br>第六点是要禁止官员们服散,禁止他们在假日外聚众饮酒,禁止他们来往频繁亲近,禁止他们在任职期无故的离开本地。</br>第七点是要规范地方的行政标准,应当由庙堂来修订官员治政的方式和方法,让天下官员们去熟读效仿。</br>当王昶说完了这七点政略的时候,曹髦目瞪口呆。</br>曹髦先前跟郑袤说了很多的话,其中就包括了考试,提拔方面的事情,还有诸多的禁令。</br>而在此刻,曹髦惊诧的发现,自己的想法跟这位征南大将军竟然是不谋而合。</br>双方的诸多想法居然都是一样的!</br>甚至,王昶比曹髦所想的还要多,他似乎比曹髦看的更加清晰</br>王昶说完,再次看向了面前的皇帝。</br>他不知道,这位陛下能否可以听得进这些。</br>曹髦在试探王昶,王昶又何尝不是在试探曹髦。</br>曹髦想找到一个能辅佐自己成就大事的大臣,王昶想找到一个能让自己辅佐这成就大事的明君。</br>王昶看到皇帝的脸色有些愕然。</br>“陛下,光是靠着监察是没有办法治理好的,臣的这些政略”</br>王昶正要解释,曹髦却站起身来。</br>曹髦几步走到了王昶的面前,在王昶疑惑的眼神里,曹髦猛地俯身行礼。</br>“王公!”</br>王昶吓坏了,仿佛被什么咬了一下,猛地跳起身来。</br>“陛下!臣不敢!”</br>他连忙避开,随即跪拜。</br>曹髦看起来有些愧疚。</br>“王公,朕先前对您有所轻视,颇为怠慢,还请您勿要怪罪!”</br>“陛下,臣怎么敢怪罪,陛下勿要这般,臣惶恐啊!”</br>“不,王公有所不知,这些时日里,朕一直都在思索吏治的事情,满朝公卿,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如您这般得朕心!”</br>“朕跟他们询问计策,他们总是以仁政,宽厚的道理来赴宴,说什么圣王不为,群臣自贤。”</br>“就在五天前,朕召见了吏部尚书郑袤,跟他交代要考试的事情,就在半个月前,朕吩咐钟会来推行官员政绩考察的事情!”</br>“朕为了这些事情,已经有很长时日不曾休息,也没有人能为朕分忧。”</br>“朕的身边,就缺您这样的人来教导啊!”</br>曹髦的话非常的诚恳。</br>曹髦也并没有说假话,王昶是第一个敢在世家大族的时代里朝着自己高呼要整顿官吏的人,他甚至比自己更早,在齐王曹芳的时代就意识到了这些,并且积极想要寻求改变。</br>这一刻,曹髦忽然有了一种碰到知己的感觉,这些时日里,曹髦一直都觉得自己孤身一人,这种碰到与自己想法一致的人时的心酸和开心,实在无法形容。</br>王昶很是震撼。</br>他方才还担心皇帝是否会听取自己的建议,没想到,原来陛下也看到了这些吗?</br>“陛下,臣来迟了!”</br>王昶再次行礼,这次,曹髦上前扶起了他,紧紧的拉住他的手。</br>“不迟,不迟,怎么能说迟呢?大魏中兴,当从今日开始!”</br>王昶心里也是说不清的感觉,这把年纪,居然还因为皇帝的言语而觉得振奋。</br>“陛下,当初臣曾上书,但是赞同者少。”</br>“哈哈哈,这次不会再这样了!”</br>王昶又说道:“臣虽然上书叙说政略,但是具体施行的办法,臣也没有太多的办法。”</br>“唐虞虽有黜陟之文,而考课之法不垂。周制冢宰之职,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又无校比之制。”</br>“如今我们想要重新拟定出来,这是不容易的事情。”</br>王昶上次的上书同样被皇帝所看重,但是接下来就没有下文了。</br>故而这次王昶提前说清了具体操办的困难性。</br>曹髦看向了不远处,“茂先!”</br>张华急匆匆的走进了堂内。</br>“派人去请诸葛太尉,王司徒,郑司空,陈仆射,钟侍中,郑尚书,以及夏侯将军前来此处!”</br>“让他们现在就来,不许耽误时日!”</br&g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