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不必担心(2 / 3)

加入书签

t;张华听着声音,走了出来,就看到一人站在庭院里,神色很是无奈。</br>此人的年纪比张华要大的多,相貌与卢毓有七成相似,此人就是卢毓的儿子卢钦。</br>卢钦当初是被曹爽征辟的,朝中不少能臣,其实都是原先曹爽的属官,作为大将军,理所应当的能召集天下最厉害的贤才为自己所用,当年的何进是这样,后来的曹爽是这样,司马师同样是这样,不过,就看是否能用好这些人了。</br>后来因为曹爽被杀,他也被罢免,辞官在家。</br>可毕竟还有他的父亲在,庙堂再次征用他,先后担任侍御史,琅琊太守,后来司马懿考虑到他父亲的身份,就征召卢钦担任自己的属官,又外放太守,淮北都督,伏波将军,积累了极大的功劳和资历。</br>司马师上位后,征他为散骑常侍,在曹髦入仕后,他更是要迁往大司农的位置,来代替完成三连跳的王祥。</br>父子两人同朝为臣,可彼此公私分明。</br>甚至在一些问题上的看法都不相同,卢毓跟司马家的人始终保持着距离,而卢钦跟司马昭走的比较近。</br>当然,这并不妨碍卢钦是一个很有才能的大臣,卢老师家这三代人,就没有一个滥竽充数的,三代能臣,分别辅佐了三个朝代,卢植扶汉,卢毓治魏,卢钦安晋。</br>看到张华走出来,卢钦无奈的摇着头。</br>“你这不肯将家里人接过来也就罢了,为什么连些下人都不要呢?我在门外敲了半个时辰的门!”</br>张华赶忙行礼,“是我失礼了。”</br>“无碍,无碍。”</br>卢钦倒也没有真心问罪的意思,他很欣赏面前这个年轻人,在卢钦眼里,这年轻人简直就是一块璞玉,将来定然大放异彩,未必就不能成为下一个时代的留侯。</br>当然,这是他过去的看法,按着如今的局势来说,下一个时代能否到来,问题很大啊。</br>卢钦跟着张华走进了书房,张华为人清贫,不喜欢铺张浪费,而卢钦同样是如此。</br>“茂先啊,当今庙堂动乱,正是用人之际,我准备向父亲举荐你,让你直接尚书台,那里是真正做事的地方”</br>张华一愣,随即解释道:“卢公,今日接到了太后诏令,要我前往皇宫,担任黄门侍郎。”</br>“什么?!”</br>卢钦惊呆了。</br>他当即皱起了眉头,自己看中了许久的俊才,怎么被别人提前下手了??</br>他再次问道:“太后的诏令?”</br>“是的。”</br>卢钦沉默了片刻,他沉思了起来。</br>“这定然是陛下的意思,陛下向来好文赋,定然是从阮公那里得知你的才学,想要将伱留在身边。”</br>卢钦想到了最合理的解释,他无奈的说道:“茂先啊,这样吧,你先待在府内,我现在就去找阿父,让他去劝说太后,由他出面,太后定然不会反驳,这天下擅文赋的人何其多,若是让你在陛下身边饮酒作赋,实在是太屈才了!”</br>张华摇着头,“卢公,我已接令,如何能不去呢?”</br>“哎呀,陛下尚且年幼,你这样的贤才,岂能虚度时日?尚书台才是贤才云集,你可以为尚书郎,直接参与庙堂大事,过几年,外放太守,回来就可以直接升任尚书”</br>“再说了,我也不是让你拒绝诏令,父亲出面,太后定然会改变想法。”</br>卢钦解释着。</br>张华的脸上却没有动摇,他认真的说道:“陛下看重我,派人征辟,我岂能因为官职大小而不从呢?况且,官职并不轻重,皆是为天下事,尚书郎与黄门郎,何以分高下?”</br>“多谢卢公的厚爱,只是,我既然已经接了诏令,想法就不会再变了。”</br>卢钦看着面前的张华,长叹了一声。</br>他是知道面前这个人的性格的,既然是他决定好的事情,那就定然不会改变。</br>卢钦有些失落,感慨道:“君这般大才,不知何时才能施展抱负啊。”</br>张华没有回话,两人聊了一会,卢钦方才说起了庙堂的事情。</br>“大将军病重,尚书台的事情没有人来管理,父亲想要让庙堂选择一个贤明的人来担任尚书令。”</br>这话说的已经很露骨了,简单来说,就是卢毓想要当尚书令。</br>这尚书令是司马师的根本,某种意义上,比他大将军的位置还要重要。</br>卢毓跟高柔不同,高柔在想着如何将自己的人安排到各个部门里,而卢毓则是觉得,那些都是虚的,不必在意,真正重要的控制尚书台,得到天下的治理权。</br>尚书台在手,还用得着在意你个区区司徒?</br>张华听着他的话,迟疑了一下,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