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保他一命(2 / 3)
人当上朋友的。</br>就算阮籍和嵇康识人不明,钟会不至于看不出来。</br>或许是此人在得势后性格大变,又或许是往后服散服坏了脑袋。</br>反正在此刻,他还是一副高雅名士的模样。</br>“陛下,我如今也算是与您师出同门了!”</br>“我早知大父之才,有心发扬,不成想,竟是让陛下先我一步!”</br>看着王戎脸上的笑容,曹髦当即醒悟。</br>原来是为了王祥啊。</br>王祥的大父叫王仁,王仁有两个儿子,分别是王融和王睿,而王祥是王融的儿子,王戎则是王睿的曾孙。</br>虽然已经分了家,可目前的关系还不错,常常相互照应,毕竟都是琅琊王。</br>曹髦也表现出了适当的善意。</br>“老师大才,王君更是不凡,往后,定当与王君请教。”</br>“岂敢,岂敢臣先前听陛下之言,受益匪浅,特想抄写一二,带回府中,日夜翻看,以长己才,不知陛下是否允许?”</br>曹髦眯起了双眼,哦,老师说让自己不要担心,原来是这个意思。</br>“当然,王君尽管记录便是了!”</br>王戎再次询问起了曹髦的诸多想法,曹髦自然是无话不说,王戎本身也极有才能,赶忙抄写起来,速度很快,几个名士过来查看,也是忍不住点起了头。</br>这次的宴会持续到了很晚,大概是这几次宴会里最晚的一次了。</br>当送走众人的时候,司马炎都忍不住抱怨了起来。</br>“那王君竟拖延到了这个时候,他若是喜欢听,那就当个散骑留在陛下身边不就好了?这提笔抄写,又是何苦呢?”</br>曹髦瞥了他一眼,“看,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年纪,王戎却能成为大名士的原因了!”</br>“什么叫相同的年纪?!他分明比我要大两岁!”</br>司马炎很是不服气。</br>曹髦给了他一个阮籍式的白眼。</br>“人家多会养望啊,你觉得他为什么要抄写那些言论呢?”</br>“不就是为了学习嘛!”</br>“呵,他是拿出去给王公扬名的。”</br>“啊?王公还需要他来帮着扬名嘛?”</br>“这名声,还是要别人来帮着吹,不能自己吹自己,王公不愿意展现自己的才能,王戎只能“不小心”泄露出去,况且,他这么积极,还能落个孝顺族亲,好学的名声看看人家,这就叫一箭双雕!”</br>司马炎瞪圆了双眼,“这些人也太狡太聪明了!”</br>曹髦笑了起来,无奈的说道:“也勿要怪罪他们,这不全算是他们的过错,以名望来取士,士人都去追求名望,哗众取宠,不惜一切连你也不是在追求名望嘛?”</br>司马炎涨红了脸,支支吾吾的。</br>“这都是正常的,既然无法改变现状,自然是要先融入,等到地位高了,能做出改变了,再去动手。”</br>“安世,勿要觉得羞耻,继续努力,提升名望,去当一个大名士吧!”</br>“站的够高,才能看的够远!”</br>司马炎看着一旁意气风发的少年皇帝,恍惚了片刻,方才重重的点头</br>次日,司马炎刚刚睁开了双眼,便匆匆忙忙的更换了衣裳,随即离开了内屋。</br>一路上,奴仆们都很是惊讶,纷纷行礼拜见。</br>他们还是头次看到司马炎这么早就起来。</br>当司马炎来到了后院里的一处大院落前时,有仆从挡在了他的面前,笑着行礼拜见。</br>“请您禀告一声,我来拜见母亲。”</br>那仆从一愣,赶忙转身走进了内屋。</br>片刻之后,王元姬急匆匆的走出了院落,她皱着眉头,神色有些担忧,“我儿,出了什么事?”</br>“我来拜见母亲,母亲可无恙?”</br>司马炎毕恭毕敬的行礼。</br>王元姬呆愣了片刻,方才将他扶起来,“你这是做什么?”</br>“我就是来拜见母亲父亲不在家,稍后还要去拜见伯父,伯母,还有弟弟”</br>王元姬恍然大悟,笑着拉起了他的手,“我儿至孝!”</br>王元姬拉着儿子走进了内屋,这才示意他坐在一旁,手里拿着茶,笑吟吟的看着儿子,越看越是满意。</br>她一直都很担心这个大儿子,因为大儿子出生时司马家正处于最危难的时候,因此没能提前给司马炎造势,甚至也没有时日来教导他,这让王元姬很是担心儿子的未来。</br>她知道司马昭更喜欢小儿子,这让她更加担心,他担心司马炎压不住弟弟,导致兄弟俩争斗竞争,就跟文皇帝跟陈思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