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五章:新的内阁(1 / 2)

加入书签

虽然英国和法国也公布了德国答应的各种条件来应对民众的猜疑和不解,但这样的说法明显瞒不了阿瑟。</br>法国就是退让了,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br>或许,这是法国唯一一次能够不用战争就击碎希特勒幻想的机会。</br>因为德国的军队只被限制在15万,意大利的军队看起来多,战斗力又不强。</br>就算爆发了战争,在没有其他国家干涉的情况下,接近50万法国军队可以轻松突破德国的防守,毕竟德国军队没有大规模重武器。</br>但没办法,虽然法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一战对法国造成的伤害让法国人惧怕这样的战争。</br>恰恰相反的是,一战后各国对德国的伤害,仇恨基本都被德国转嫁到了法国和犹太人的身上。</br>再加上希特勒这个非常杰出的演讲家和情绪鼓动者,让德国在面临和法国人同样的伤害的前提下,德国人选择了仇恨,而不是法国人那样的懦弱。</br>虽然这代表着战争已经不远,不过德国军事实力的增强,对阿瑟来说也算是个好消息。</br>只有更加强大的德国,才能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更多的消耗英国和法国的国力。</br>英国和法国撑不住了,才会求助澳大拉西亚这个世界第三的列强。</br>也就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澳大拉西亚才能拿到自己想要的,并且以一种和平的方式拿到。</br>德国的扩军还需要一段时间,而且掀起战争肯定不可能只靠这25万军队。</br>这也代表着,欧洲至少还有两年左右的和平时间,这也是澳大拉西亚发展的黄金时间。</br>不清楚英法有没有察觉到战争的气味,但阿瑟此时已经管不上英法了。</br>因为伴随时间来到1933年的6月,澳大拉西亚帝国第一届内阁政府也正式开始选举。</br>虽然内阁选举已经在澳大拉西亚举行了很多次,但自阿瑟成立帝国以来,内阁选举还是第一次。</br>这一届的内阁不仅能够拥有帝国第一届内阁的名头,还能够获得比以往更高的地位,这是引起许多官员争相竞争的原因之一。</br>在更加严苛的政党法的管理下,澳大拉西亚的政党数量已经被缩减到了15个。</br>其中,支持者超百万的政党是只有9个,获得至少一个众议院席位的政党更是只有6个。</br>虽然数量不多,但各政党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残酷。而且,还有众议院所有的成员,都可以报名参选内阁。</br>除此之外,曾经当选过内阁成员,并且仍然具备被选举资格的,也可以参加帝国第一届内阁的选举。</br>这导致第一届内阁的所有席位,所面临的竞争力度都远超之前。</br>哪怕是一些并不重要部门的部长,也引起了多位官员的竞争,现任内阁的连任难度更是被放大了很多倍。</br>人们除了关注内阁的选举竞争之外,也在关注着之前内阁隐隐形成的规定是否会在帝国成立以后继续延续下去。</br>这条规定就是,担任国务大臣(副首相)之后,在现任首相不能连任的情况下,100%会被选举为下一任内阁首相。</br>这条规定从肯特首相时期设立国务大臣就已经开始就已经开始,到目前为止仍然是这样。</br>按照这样的情况来看,如果劳尔首相不能取得连任的话,那么就应该是现任国务大臣戴泽·沃森成为新一届内阁政府的首相。</br>事实真的是这样吗?</br>阿瑟其实也有着相关方面的考虑。</br>虽然首相的人选是可以由阿瑟直接决定的,但这种看起来比较独裁专断的权利,阿瑟并不想频繁的使用。</br>从澳大利亚至今内阁政府的更迭就能够看出,虽然首相的职位很重要,但还是有着一些阿瑟并不看好的人选当选。</br>虽然政党各不相同,但这些官员的思想观念,大致可以分为两派,激进派、保守派和均衡派。</br>现任首相劳尔,就是从国防部长一步一步走上首相高位的,算是激进派的代表人物。</br>而保守派的代表,主要在澳大利亚公国时期,分别是第一任首相埃文和第二任首相瓦尔特。</br>至于均衡派,目前有两个代表人物,分别是肯特首相和罗杰首相。</br>这两个人都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以阿瑟的心腹身份直接进入第一届内阁,然后一步一步走向政府的高位。</br>可以这么理解,激进派是具有开拓精神的军方、中产阶级和小资本;保守派是大资本和本土势力。</br>而均衡派,其实可以理解为阿瑟的死忠。他们的政治思想并不固定,阿瑟的想法才是决定他们政治思想的根本原因。</br>如果非要阿瑟进行选择,阿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