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迁都与否(2 / 3)

加入书签

进行搬迁,在今年中旬以前,就让圣阿瑟堡真正的成为我们新的首都。”</br>作为政府的首相,罗杰首相要思考的东西实在太多。</br>首先,为了稳定自己的地位,首都的搬迁最好能在自己的任内进行,罗杰首相也将成为第一个进入新的政务院的首相,圣阿瑟堡也注定和悉尼有所不同。</br>更重要的是,首都的搬迁是阿瑟决定的,此时搬迁首都也明显符合阿瑟的利益。</br>罗杰首相想要寻求连任的话,阿瑟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罗杰首相提出尽快搬迁首都的原因,为的就是获得阿瑟的支持,在新的地方展开新的工作。</br>只不过,有支持的声音也自然就会有反对的声音。</br>看出来反对的是民生大臣路德加,这是一个凭借澳大拉西亚乡村党获得内阁席位的官员,他所重视的自然也是农村和低收入人口的利益。</br>“陛下,我认为此时还不是搬迁首都的时候。”路德加部长解释道:“虽然圣阿瑟堡已经建设完毕,但它的体量和知名度远远比不上悉尼。</br>如果我们将首都搬迁到圣阿瑟堡,我们的首都将从国际知名大都市变成名声不显的中小城市。</br>对我们的移民吸引力来说是沉重的打击,甚至有的人会不知道我们的首都在哪里。”</br>现在的澳大拉西亚也是一个强大的列强,国际知名度自然毋庸置疑。</br>在欧美任何一个国家,提起澳大拉西亚的城市,悉尼和墨尔本几乎是脱口而出。</br>这两座城市的规模放眼全世界也是比较大的,悉尼的人口规模甚至能够排进世界前十,足以见得这两座城市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br>但圣阿瑟堡就不一样了。虽然在漫长的建设中已经完成了基础建设的覆盖,但这座城市的规模和人口目前还只是一座中小城市。</br>太快的迁都会浪费悉尼的知名度,悉尼不再是首都,对于部分移民的吸引力也就没有那么高了。</br>“这并不是问题。”工业大臣乔伊笑着说道:“这次阅兵典礼之后,圣阿瑟堡的知名度会大幅度提升,虽然比不上悉尼,但也绝对不是名声不显的小城市。</br>更何况,成为我们的新的首都之后,圣阿瑟堡才能迎来更好的发展,通过圣阿瑟堡才能更好地辐射整个墨累河流域。</br>如果只是为了一座城,我们倒是可以暂缓迁都的时间。但为了整个墨累河流域的发展,越早迁都才越有利。</br>陛下,各位,我认同罗杰首相的观点,既然要迁都,那么自然是越早进行的越好。”</br>工业大臣乔伊支持罗杰首相的观点阿瑟也并不意外,毕竟墨累河流域除了扶持农业之外,工业发展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br>作为工业大臣,乔伊部长已经连任两届,想要寻求连任三届就变得更加困难。</br>这也代表着他必须在工业方面有所贡献,发展墨累河流域的工业规模,对乔伊部长来说就变得十分重要。</br>简单来说,之前的利奥诺拉工业基地,和现在的乔伊部长没有任何关系。</br>虽然乔伊部长也力主建设了几个工业区,但从规模和知名度方面,都远远比不上利奥诺拉工业基地。</br>想要为自己创造足够的政绩,建设一个堪比利奥诺拉工业基地的工业区就变得十分重要。</br>退而求其次,也得在首都特区建设一番工业,才能有寻求第三次连任的可能。</br>如果一直呆在悉尼,悉尼附近的工业已经没有让乔伊部长指手画脚的空间。</br>这里的工业只需要循规蹈矩,按照之前所设定好的方向发展即可,乔伊部长是获得不了任何贡献的。</br>而首都特区在工业方面虽然不是一穷二白,但也没有太好的规划,乔伊部长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建设新的庞大工业区。</br>一个堪比利奥诺拉工业基地的工业区带来的政绩,哪怕是贵为内阁成员的乔伊部长也不由得心动。</br>内阁大概分为两派,一派如同罗杰首相和乔伊部长那样,想要尽快进行迁都,让圣阿瑟堡作为澳大拉西亚新的首都。</br>而另一派则像路德加部长这样,他们的党派和势力在首都特区没有太大的影响力,迁都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损失,也会降低他们寻求连任的可能。</br>剩下的也有像劳尔部长这样的中立派,他们都在等着阿瑟的意见,然后无条件的支持阿瑟。</br>内阁的争议阿瑟看得清清楚楚,但这样的争议是无法避免的,阿瑟也完全见怪不怪。</br>虽然澳大拉西亚处于阿瑟的控制中,只要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就会有自己的想法和野心。</br>他们效忠于阿瑟是不假,但他们在效忠于阿瑟的前提下,自然也会为自己和自己的势力党派争取更多的利益。</br&g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