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澳大利亚入局(1 / 2)

加入书签

如果说俄国范围内的全国大罢工是促使俄国被迫同意承认战败的因素,那么这次流血事件所导致的一系列革命,就是俄国不得不请求来自国际社会更多支持的原因。</br>这次的所谓革命,实际上是一次长时期的社会动乱事件。在日俄战争结束以后,恐怖袭击,罢工,农民抗争,暴动和起义不断的在沙俄帝国各大地区诞生,让沙俄帝国在拥有足够外患的情况下,也诞生了灭国危机一般的内忧。</br>这场所谓的革命,没有任何组织,也没有任何的目标,甚至也没有单一的原因。</br>如果愣说原因的话,那么主要就归咎于几十年内的国家动乱,和俄国民众对于罗曼诺夫王朝的不满。</br>当然,数十年前俄国国内的改革不力,以及部分少数民族要求解放也是起因之一。</br>这场革命在日俄战争失败之后更加激烈,虽然没有历史上那样的规模,但也绝对称得上是灭国危机。</br>德俄谈判重启之后,进度是非常快的。德国人抓住了俄国新败以及内忧外患之际,许诺大量的贷款来帮助俄国稳定国内的秩序,恢复国内的生产。</br>并且愿意支持俄国未来在远东的扩张,德国愿意以成本价提供给俄国一批德制装备,并且愿意放弃条约中关于提醒法国旅行法俄条约的规定。</br>而法国这边,只愿意提供给俄国一小笔贷款,来帮助俄国稳定欧洲地区的生产。</br>至于远东地区的事宜,法国一概未提,明显已经不再支持俄国对于远东的行动。</br>这样明显的差距也并未导致俄国放弃和法国之间的盟约。</br>但事情的转机也跟着出现。</br>原本的历史中,因为俄国在战争中惨败的原因,英俄之间在远东,近东和中亚的竞争也基本消失。</br>但现在不同。虽然俄国经历了失败,但更像是因为国内的危机,不得不承认失败。</br>再给俄国几年的发展时间,俄国仍然还是远东地区的霸主。</br>近东和中亚问题就更不用说,俄国在这两个地区的力量并未削弱,和英国的竞争也仍在继续。</br>因为竞争仍然存在的原因,也导致原本历史上发生的英俄和解没有进展,甚至因为上一次渔民危机更加严重。</br>虽然最终因为法国调停的原因,俄国和英国关于渔民危机达成了和解,但并未对远东和近东的危机进行解决。</br>简单来说,原本历史上战败的俄国已经不再是英国争霸的主要对手,但现在并未经历太大失败的俄国,仍然是英国在中亚远东和近东,特别是印度和中东地区的最大对手。</br>印度对于大英帝国的地位有多重要?大英帝国之所以是帝国,就是因为印度帝国的头衔和资源。</br>如果丧失了印度,那么大英帝国也只是一个小小的联合王国而已。</br>因为俄国仍然对于印度有着威胁,英国对于俄国的态度仍然保持着警惕和敌视,并未因为英法协约的签订而导致和解。</br>英国和俄国的矛盾也成了法国最头疼的问题之一。英法协约之后,英国和俄国都成了法国的理论盟友,是法国对抗德国的强大助力。</br>但问题是,英国和俄国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并且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根除。</br>更加重要的是,俄国已经开始和德国以及奥匈帝国接触,并且俄国对于远东的野心人尽皆知。</br>但法国并不希望俄国将目光继续放在远东,法国人希望俄国履行自己盟友的义务,在德国的东面,牵制德国人大量的主力。</br>如果法国继续大力支持俄国,不仅不符合本国的利益,同样也会导致英国的不满。</br>因为俄国目前重视的地区,恰恰是大英帝国同样重视的地区。俄国和大英帝国在远东,近东,中亚等地区有着强烈的竞争关系,自然不允许法国对于俄国进行大量的支持,让俄国再次有力量布局这些地区。</br>和英国之间的矛盾,以及法国不支持远东的行动,让俄国对于和法国之间的盟约大失所望,同时也对于英法之间的协约有所警惕。</br>在这样的前提下,德国人的拼命拉拢以及愿意支持远东的态度,就让俄国人感受到了仅有的一丝温暖。</br>1905年五月底,德皇威廉二世和沙皇尼古拉二世在芬兰湾毕约克岛附近会面,来商议有可能的德俄同盟条约。</br>和法国人相比,德皇威廉二世就显得土豪的多。</br>在第一次的谈判中,威廉二世就许诺给沙皇尼古拉二世一亿马克的无偿援助和五亿马克的民间贷款。</br>因为德国的汽车厂威廉二世也有参与,因此一亿马克的无偿援助,威廉二世也是能眼睛不眨的就拿出来的。</br>而且拉拢俄国对于德意志帝国来说也十分重要。只要俄国愿意在法德冲突之时保持中立,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