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苟纯出手(2 / 2)

加入书签

混不到一起去。</p></p>

想要进入到前十名,甚至更高的成绩,这真的跟自己有关系吗?郑略可没这自信!</p></p>

而终于,一个个名字被这传令之人一一的报出,郑略的目光也不可避免的越来越是绝望。</p></p>

终于最后一个名字揭晓,“第一名,荥阳郑略,编号一百六十七号!”</p></p>

“界矩,界矩!伱是榜首,你是榜首!”王度听到郑略的话激动的对郑略呐喊。</p></p>

周围人全部的目光都不不由自主的向这边看过来。</p></p>

这时候,所有人的目光中有的只是尊敬与狂热,都没想到这个榜首就在自己的身边。</p></p>

王度见到眼前情况有几分不对,连忙把郑略给拉走,先躲到了自己两人居住的客栈避一避风头再说。</p></p>

随着这份名单总结出来,郗鉴便马上把这份的名单送入到刘泰手中。</p></p>

同样送进去的,还有以昭烈为题的那一份策论,需要给刘泰进行过目。</p></p>

毕竟是褚翜亲自点的第三考的第一名,等到刘泰举行殿试时,刘泰肯定是去挑选郑略的文章作为标杆的,刘泰也马上便阅读起来。</p></p>

刘泰看完之后,不由笑道:“这个家伙的策论倒有意识,居然从昭烈写到躬耕许昌,耕耘新野,有南郡耕耘之德,才有尽取西川之基,后来荆州陷落,蜀地疲惫,不思耕耘,战败夷陵,本应昭武,惜得昭烈。”</p></p>

“本应昭武,惜得昭烈……”刘泰念了念不由道,“这家伙从这之后便开始写农学之妙,全篇绝大多数都是写耕耘之重,以及耕耘之法,真的合乎昭烈之题?”</p></p>

“社稷之重以农为本,这终归是没有错的!”郗鉴对刘泰道。</p></p>

“只要他真的懂得这上面的农耕之理,使得我大汉多耕耘几分的粮草,终归是没有辜负大汉的认可,毕竟我们大汉要挑选的是能治理的干吏之才,而不是指点江山的世家名士。”</p></p>

郗鉴非常清楚,如果真比较起世家的那种高层建瓴,那自然是褚裒的文章更加深刻,比较起入木三分则是荀志更加的精准。</p></p>

但谁让王度的角度也算新颖,最重要得是扎扎实实的谈论耕种的问题,对刚梳理冀州的褚裒来说,这样的人才为头名,自然是想展现国家取才更要取务实人才的想法。</p></p>

刘泰听到郗鉴的话,也点点头道,“既如此,那你就来安排最后的殿试吧。</p></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