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招募士卒(2 / 3)
后,居然还有发遣散费的。
这让张宾带人快速向军营赶去,到地点后却见到褚翜正在带着军史负责登记愿意留下来的降军士卒。
张宾见到褚翜后,连忙迎上去,道:“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这些被俘虏的信都士卒,这是全部都放了吗?”
“将军人心宽厚,的确给了这些士卒遣散费,已让很大一部分士卒离开,当然也有一部分的士卒愿意留下来加入到我军之中,大约有五六百人吧!”褚翜道,“正在登记造册!”
张宾看着眼前的一幕,问出了心中疑惑,却道:https://www.y.
“将军难道就不害怕,这些人又被晋军重新招募起来,然后与我们汉军再相互斗争吗?”
“这一点你就放心吧!”这时候的褚翜倒是笑了笑,然后说道,“这些回去的人中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家人的,一种是没有家人的。
如果发现家人已经没了,他们已无牵挂怕是还会来再投咱们。
而有家人又再分为两种一种是宗族的,一种是单户的.
如果是宗族与世家的,伱不是已召集当地世家宗族过来了,到时候好好谈价钱也就了。
如果是单户的,那么他肯定是被强征的,那只要短时间内没有什么军队占领信都,那他也不会被强征走,自然就不会是我军的敌人。
至于怎么处理,那是将来治理信都之人的事,跟刘将军没有什么关系.
毕竟什么事情都要等到打败车骑将军王堪再说。”
张宾听到褚翜的话,却对褚翜郑重的行礼,然后开口道,“刘将军的确仁义。”
褚翜已经习惯的刘泰的操作模式,甚至这种对占领地区,对当地世家进行抄家,然后果断把这些抄家所得一部分分给了将士们,一部分拿出来作为俘虏的遣散费用.
当然最重要得还是从当地豪族手中拿到田契,这些会作为跟当地宗族世家交易的筹码。
而这种田契在战乱时,交给单户的百姓是守不住的,能守住的唯一方式就只有集体力量.
同时当地的世家、豪族、以及强大的宗族这些人手中也有蓄奴传统。
尤其西晋时期,世家几乎进入到了巅峰,就算是人口统计时,世家手中的奴仆,也都不计算入正常人口的。
对当地世家来说,在刘泰提出田地换人的建议时,别说百亩田地,就算是十亩田地也是合算的。
毕竟现在天下大乱,哪里不都是逃难的人,人本身才值几个钱。
他们真正在思考的是要不要趁着这一次投资刘泰本身。
比如说直接便是让自己家里面识字的庶子旁支什么的加入到了刘泰的军队中。
大不了自己多捐点钱,能够一进来就当个底层军官,甚至刘泰身边的主薄。
而不是进来当一个大头兵,毕竟大头兵又太危险了。
所以,刘泰愿意拿出田亩换人的建议,基本上当地世家都是答应的。
并且因为有过了一次操作,对田地价格把握得更准确,甚至能进一步压价。
而当地的士族也不感觉刘泰自己亏了。
他们或多或少也明白,哪怕只交易一两个人,至少也承认了刘泰对信都的统治。
若不听从刘泰的,那刘泰的这些田地是哪里来的,他们可是清楚的很。
所以愿意投资刘泰的便丢几个识字旁支进来做军史,若不愿意投资刘泰的,也跟风用奴仆换了田地,至少他们不亏也就是了。
而刘泰对这些也就默默看着,并不多说什么。
因为这些田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他们的买命田,或者成了让他们自由的赎金田。
什么样的田无所谓,至少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这些士卒招募进来,能减少他们的抵触心理。
这一点对刘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下降自己的管理成本。
而通过这样的方式进来的人,不是说不会成为逃兵,而是成为逃兵的概率要小很多。
至少对刘泰来说,基本上只要一周时间,如果他们能适应得过来,基本上都会留下来。
如果适应不了,没有家人的他们回不了家,有家人的怕是他们的族人也不想要这已经拿到手的土地再吐出来。
与之相反,这里有饭吃有战友,虽然训练时辛苦,但在乱世至少给了一条活路。
而通过了这样的方式,刘泰在信都这里招募了大约两千多人,算上刘泰原本的军队,直接便是扩充到了五千人。
这让刘泰不得不拆解了大约五百人的组织架构,将这些新兵重新组织起来。
当然,真正让刘泰头疼的到底还是军史人数不够,唯一值得庆幸,当初军史让他们去培养继承人,现在也就只能硬着头皮先让这些人先顶着了,希望他们能够一边实践,一边学习。
同时刘泰也开始对这些五千人进行基础的训练,体能、组织力、纪律……
此刻的刘泰很不得一天的时间掰开来当做两天花,但是最终的结果,也就只是能够让他们跟着他们队伍之中的老兵行动。
战争的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