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关于股份的那些事(2 / 3)

加入书签

当然换一个角度来说。

郭老师也教了徒弟们手艺,教了他们吃饭的本事。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郭老师没有收过学费。

这就是传统的儿徒。

来的比较早的师哥,都经历过这一段。所以相较于后来的那些师弟们,他们吃的苦就多一些。

至于说后来的那些徒弟,一方面是郭老师本身的条件好了。

再一个,就是一些老的,传统的教育方式,的确是不再适应当今这个社会。

而且郭老师家里,也没那么多活。

以前他十几个徒弟,可以轮班在他家里或者在小剧场里帮忙。

但他现在100多个徒弟。

如果再加上那些没有毕业的学徒,数量还要翻上一番甚至两番。

这么多徒弟和学徒,郭老师家里可没有那么多活让他们干。

不管怎么说,不管是以前的徒弟,还是现在的徒弟。

在师兄弟们学艺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很多很多的事儿。

至于说这些师兄弟们是怎么犯错的?以及他们是怎么教育改正的?

很多都是不能说出去的。

一旦说出去,很有可能被网友怼,或者被有心之人抓住不放。

是不是打压排挤?是不是压榨劳动力?是不是不公平?

网上的网友,真正有理智的少。

拿一件事来举例,就比如说他们公司股份的问题。

郭老师曾经说过,创始人有三个。

分别是他自己,张老爷子,还有一位已经离开的师叔。

很多人就为张老爷子和那位师叔鸣不平。

为什么不把股份分给人家?

但这里面,有一些事情,是网友不知道的。

刚刚创办的那个时期,甚至是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他们在台上说相声,其实是不挣钱的。

虽然说相声不挣钱,但是花钱啊!

比如说小剧场的费用,比如说灯光的费用,比如说水钱电钱。

还有给演员的工资。

真揭不开锅的时候,甚至连工资都不开。

但你最起码要管个盒饭。

这不过分吧?

在这个过程中,当时还是学生的那位师叔,一分钱都没有往里头掏。

他也没钱。

即便是他想要掏,还在上学的他跟家里一说,家里也能把他打的屁股开花。

公司赔钱的时候,你一个股东不跟着一块儿赔。

公司挣了钱,然后你又说里面有你的股份?

是不是挺过分的?

这就好像三人合伙做买卖,然后挣了算你的,赔了算人家的。

合理吗?

再说张老爷子。

张老爷子肯定是花了钱的,比如说买烟和吃饭。

但也就仅此而已。

他曾经在郭老师危难的时候,帮过郭老师许多。

但那就是爷们之间的义气。

老爷子是为了人,从来没有考虑过股份的事情。

郭老师也是为了情。

到最后,郭老师也还了这份人情。

不管是老爷子的女儿还是外孙,郭老师都当成了自己的妹妹和儿子一样。

能关照的,绝不含湖。

所以从这方面来讲,这三个创始人是真的,因为当年只有他们三个人。

但要说公司的老板,也就是真的为了这个公司掏钱的人。

自始至终只有两个。

一个就是郭老师自己,他做编辑以及做节目的钱,通通砸进了这里面。

花的不计其数。

最起码几十个W,是砸了进去。

那可是零几年的几十个W!

另外一个就是师娘王慧。

自从跟了郭老师以后,师娘把能典当的东西,都已经典当的差不多了。

就连开的车都卖了。

或许付出没有郭老师那么多,但也算倾其所有。

最终师娘成为董事长,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里面最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两个当事人,都没觉得怎么样。

不管是张老爷子,还是之后退出的那位师叔。

他们都接受了创始人的身份,但从来没有提过什么股份。

因为他们自己心里清楚,那股份本来也不应该有他们的。

但是网友们不理解。

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郭老师应该采用股份激励制度。

但这些网友们都忘记了,虽说股份激励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但这个词真正热起来。

也不过就是最近十来年的事儿。

早在20多年前,郭老师他们创立相声大会的时候,小企业可从来没有这样的说法。

都是老板负责。

老板一个人说了算,老板一个人掏钱,挣了钱当然也归老板。

如果老板有良心,就给手下的工作人员多发点钱。

如果没有,那就多抠一点儿。

现在去指责那个时候的郭老师,说他为什么不采用股份制?

是不是稍微过分了?

但网友不管这么多。

将心比心,即便真的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