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双面妈咪!(1 / 3)

加入书签

“还有吗?”

周浩开始主动带节奏。

这节目,老秦是费了心的。融合了他自身的一些经历,也设计了不少的包袱。

可问题也出在这里。

因为是老秦自己的经历,他会情不自禁的沉浸其中。

在这种情况下,让他用一种比较搞笑的方式说出来,还是比较难为他的。

两人在台下对活的时候还好。

真正站在舞台上表演,老秦的表演节奏, 明显有些拖沓。

说的太动情了,而且有些地方他还要重新编辑语言。

这无疑增加了节目的表演难度。

意识到这一点的周浩,立刻加快了表演的节奏。

等老秦一个节骨眼说完,他马上进入了另外一个话题。

后台的于老师暗暗点头。

“浩子这够量的标准了。”

听到于老师的称赞,被称赞的还是自己的徒弟。

郭老师的心里,无疑是非常受用的。

但他又不愿表现出来。

只能十分谦虚的点点头, “分人!”

捧跟演员想要给逗跟演员的量活, 这里面是有很大要求的。

首先第1个。

捧跟演员在一个节目里, 所占的分量,会根据演员本身的不同而有区别。

说白了,捧跟演员也是有级别的。

等级最低的捧跟演员就是站。

他就是站在逗跟演员身边,你甚至可以说他就是站在台上听相声。

对于节目的贡献,基本上约等于没有。

在这个级别之上,还有好几个级别。

量是比较高的一个。

看这个量字也知道,这个级别的捧跟演员,他们在一场节目里的作用,已经丝毫不在逗跟演员之下。

他们是可以给节目添彩的。

当然这还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捧跟演员,甚至能够掌控节目的节奏。

让逗跟演员,不知不觉按照他的想法来说。

但这种演员太少了。

即便是郭老师的搭档于老师,也还达不到这样的级别。

于老师说周浩够量的级别。

那意思就是说, 在这个节目里, 周浩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因为有他的存在,老秦的节目质量明显提高了一个级别。

而且他发现了老秦的问题之后, 直接就带入了下一段。

与其让观众听一些,不那么受欢迎的东西。还不如干脆把那些东西通通抛开。

说相声不是上课。

用不着一板一眼,非要讲明白。

把核心意思表达出来, 教人学好,劝人向善就完了。

至于说观众能不能听他们的?

那就要看观众自己的修行和造诣了。

牛不喝水强摁头。

那不是他们相声演员应该干的事儿,而是老师的工作。

人家观众花钱到小园子里来听相声,本身也不是为了让台上那些演员给他们上课。

人家是为了轻松,为了放松。

不能本末倒置。

老秦倒是没憋着给观众上课,以他那点儿学历和文化素养,也够呛有这个资格。

但是他沉浸在自己的叙事中,想要讨论一点儿母亲跟孩子的关系。

这就过了。

他们只需要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呈现出来,让观众听个乐就完了。

至于说观众能不能在这个节目里,有所领悟?

演员是不能强求的。

“给周浩画一道…”

于老师跟身后的徒孙说道。

“这小子要是个捧跟就好了。”

说完以后,于老师还感慨了一句。

在他们后台,郭老师的那些徒弟里,有很多非常不错的捧跟演员。

比如说总队长,九良,九郎他们。

毫无疑问都属于这种。

有些捧跟演员的受欢迎程度,甚至丝毫不比他们逗跟的搭档差。

但实话实说。

这些捧跟的演员虽说也挺好,但他们之所以能够出名, 主要还是跟自己的搭档珠联璧合。

两个人一块, 才有1+1>2的效果。

如果把捧跟演员摘出来,给他们换一个搭档, 他们的表现能够明显看出来问题。

相比之下,他们逗跟的演员就强很多。

你把逗跟的演员摘出来,跟别人组成搭档。节目的整体质量虽说也会受到影响,但影响就不那么大。

给人的感觉依旧可乐。

当然你可以说逗跟演员和捧跟演员的角色不一样,在一场节目中逗跟演员毕竟才是主角。

这个说法也没错。

但是同样的情况,如果是于老师给其他人捧跟,他本身的光芒还是能够发挥出来。

这就是问题了。

周浩在捧跟演员的位置上,照样能够发光发亮。

而且他在发光发亮的同时,并没有影响到逗跟演员的表演,甚至还让逗跟的演员更上一层楼。

这才是周浩身上最难能可贵的一点。

也是通过他跟老秦的搭档,让于老师萌生出了一个想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