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划时代的合作谈判,开启全新纪元(3 / 4)

加入书签

链的重要性大家都是知道的,欧洲航天局现在自己没有办法搞定星链的事情。”

“这种情况下,找我们合作,倒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案。”

赵思宇的这个认识,基本上也算是看透了欧洲航天局的实际局面。

“到时候可以带他们去现场参观一下启明星9号和max的生产线,大大方方的给他们展示一下我们的技术优势。”

“当然了,报价方面虽然不能报的太夸张,但是也不要客气。”

“发射一次的价格,怎么也不能低于3000万欧元。”

“当然了,如果发射次数比较多的话,后面可以适当的进行降价。”

一枚启明星9号的生产成本现在已经可以做到1个亿以内了。

毕竟发动机那些东西已经开始规模化的生产,成本开始快速的下降。

但是这是启明星的生产成本。

按照太空探索技术那边的情况来看,一枚猎鹰9号改进型的生产成本,还是要去到6000万美元左右。

这个价格是启明星9号的好几倍。

虽然可重复利用之后,单次的成本可以降低到火箭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但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也不是做慈善的。

它们对外报价的单次发射价格,曹阳觉得不会低于5000万美元。

毕竟它们也是要挣钱的。

再说了,就算是5000万美元一次的价格,也是比nasa的其他火箭发射成本要低一大截了。

这个成本优势已经足够在市场上厮杀了。

一味地把自己的最低成本报出去,并没有什么好处。

既然是高科技行业,自然也要有高利润才行。

“3000万欧元的一次的价格的话,会不会太高了一点?”

赵思宇是知道启明星9号的生产成本的,按照现在的汇率,一次发射的价格就可以生产三枚火箭了。

而可回收利用之后,单次的成本又更低。

最终如果按照这个价格发射,那么启明星科技这边的利润可以去到900%,甚至更高。

这绝对是暴利了啊!

“我们报价,对方肯定是要砍价的嘛。”

“只是合作几次的话,那就是3000万欧元的价格,但是如果能够合作十几次,甚至几十次、上百次的话,价格就不一样了。”

“我们可以给一个阶梯价格,第1~5次是3000万欧元,以后每多5次就下降100万欧元。”

“最终可以一直降低到2000万欧元,甚至发射数量足够多的时候,底线可以降低到1500万欧元。”

钱要挣,生意也要做。

多发射几次,其实也可以摊销启明星科技自己的星链成本。

这种收益其实是双重的。

所以欧洲宇航局这边送上门来合作,曹阳绝对是支持的。

甚至他主动的提出要阶梯价格的方式来诱惑对方多发射几次。

这样子就可以实现双赢了。

“如果是这个方案的话,那么它们应该还是有可能接受的。”

“当然了,最开始的报价可能就不能是3000万欧元了,我们得往高提一提。”

“那样子才好留下一些降价的空间出来。”

赵思宇听了曹阳的话之后,心中也有数了。

这个合作一旦落地,也算是一个划时代的合作了。

哪怕是双方只是先签署一个合作意向书,把未来的大饼画出来,外面的人知道之后,也会引起轩然大波。

毕竟这可能是人类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的火箭发射合同了。

而承担这个合同的,居然是华夏的一家民营企业。

……

“韦尔纳,我已经跟对方的人联系过了,启明星那边的合作意愿应该也是比较高的。”

“他们甚至同意我们去启明星9号和max的生产现场进行参观考察,并且会带着我们去实地参观一下启明星9号的发射工作。”

“相当于我们可以从生产源头一直到火箭发射升空,全流程的观看到启明星科技的运转。”

“甚至对方表示,如果我们愿意的话,就连星链卫星都可以交给他们来生产。”

“按照他们的说法,代工的星链卫星,价格肯定会比我们自己生产的低30%以上。”

在前往启明星科技的路上,约瑟夫跟韦尔纳一起乘坐一辆星辰汽车的梦想家mpv。

上车前已经有人专门检查过车上有没有监听设备之类的东西了,所以约瑟夫敢在车上跟韦尔纳交流一些重要的信息。

“他们有合作的意愿,这跟我们的预想差不多,到时候就看报价如何了。”

“至于卫星,刚开始的时候还是要我们自己来生产,后面发射的次数多的话,可以考虑让他们生产一部分。”

“要不然全部都交给启明星来做,这套星链卫星系统的建设可能会让一些成员国不满。”

高科技行业对于就业的拉动作用,其实也是比较明显的。

火箭不放在欧洲生产就算了,毕竟他们现在生产不出合格的产品出来。

但是卫星就不一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