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夜救英莲(1 / 2)

加入书签

元宵佳节,姑苏一片张灯结彩,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因着是江南水乡,河流如织,水面上浮了一片各式各样的花灯,煞是好看。

一条小巧精致的小船顺河而下,船头一少年道人长身玉立,着天青色鹤氅,姿容胜仙,气度不凡。游人观之,无不侧目心折。

那道人忽的动了,足尖轻点,竟直接上了岸,在众人震惊茫然之际,伸手擒了一个身量矮小,形容猥琐的中年男子。

那人心中正有鬼,被人一抓,心中惶惶,却强作镇定,诚惶诚恐道:“这位道长,不知您拦小人所谓何事?”

“何事?”那谪仙似的道人冷笑,“缘何拦你,你心中没数么?既敢拐了人家的女孩儿,便不要怕遭报应!”

此话一出,众人视线皆移了过去,虽未水落石出,但对峙双方一人光风霁月恍若谪仙,一人却形容猥琐面色惶恐,单是见此,心中天平便偏了一半。

那人顿时冷汗津津,心中叫苦不迭,却是:“我亏心什么,难道当爹的带女儿出来看花灯也有错么?”

“哼,你是个断子绝孙的命,哪儿来的女儿?”道人冷笑,不管那人惊惧,伸手揭了那衣裳,露出一个面带泪痕睡着的女孩儿来,她生得玉雪可爱,眉心一点胭脂记,宛如观音坐下童子。

道人对众人道,“乡亲们且瞧,这女孩一看便是富贵人家娇养出来的女孩儿,如何能是他的?分明是偷来的!”

众人不由点头,确是此理。那汉子长得一般,皮肤黢黑,满脸褶子,手掌粗糙,一看便是做惯粗活的,怎的也不像是这女孩儿的亲爹。便是抛开容貌不谈,这女孩儿穿的富贵,他却只穿粗布衣衫,也确乎不像是一家人。

那人正要狡辩几句,却听得人群中有一人道:“这女娃娃有些眼熟,像是甄老爷家的女孩。”

甄老爷,甄士隐,是这附近仁清巷的乡宦,平素乐善好施,邻里百姓皆念他的好。

因此,此言一出,不少见过甄家小姐的人都凑近辨认,不一会儿,就七嘴八舌道:

“是像!”

“哪里是像,分明就是嘛!”

“是极是极,这方圆百里,这般大小,眉心又有胭脂记的女童,也只有甄老爷家的那位了!”

见拐来的孩子被认出,那拐子心中又恼又懊丧,想他干这一行干了十来年,没成想今日竟在一个臭道士身上跌了跟头。

他倒是想挣脱,寻机逃了去,可恨那臭道士手劲儿忒大,他竟是挣脱不得。

拐子心一横,咬死说这就是他女儿。

道人不耐烦与他饶舌,直接抢过那昏睡的女孩,先是探了探她的脉,又按了几处穴位,那女童便悠悠转醒,众人引以为奇,愈发佩服起着道人的本事来。

“这位姑娘,我且问你,你是哪里人?家住哪里?父母是谁?可认得他?”

甄英莲刚醒,正迷迷瞪瞪,听得一连串的问,忙睁眼去看,结果放眼望去,具是生人,不由心生恐惧,呜呜哭了起来。

“爹!娘!呜呜呜……你们在哪儿啊……呜呜呜……”

先是小声呜咽,旋即变成嚎啕大哭,看也不看一旁被捆的那汉子,满脸是见不到大人的惊惧。

众人一见,哪儿还有不解的?皆是义愤填膺,离得近的,已经冲那拐子拳打脚踢了。

那拐子哀嚎不已,众人却一点也不同情,其中家里丢过孩子的,更是心中含着恨,下手狠极,不多时,那拐子便进气多出气少了。

最后还是那道人阻止了:“此人丧尽天良,所作恶事不知凡几,实在是死不足惜。只是当交由官府审问处决,说不定还能救出几个可怜人。当务之急,还是先将这女孩儿送回家。待到明日一早,再将这人扭送去官府。”

众人一听,颇觉有理,遂随之一同将甄英莲并那拐子一起送到甄家。

另一边,甄家见下人和女儿皆久久不归,心觉不妙,正慌里慌张地四处找人,本来已经心生绝望,没成想绝地逢生,自家女儿竟是被好心人给救了。

甄士隐对一行人千恩万谢,酬谢帮忙的众人后,又邀道人来到家中。

甄英莲被丫鬟抱去了母亲封氏那里,甄士隐则请道人在花厅饮茶。

甄士隐拱手:“道长于我一家有再造之恩,不知道长如何称呼?在哪里高就?等来日,我等好前去拜谢啊。”

道人笑道:“不过是顺手为之罢了,您言重了。我也算不得是正经的出家人,不过是在山上修行过十多年罢了。我俗家姓林,单名一个椿字。”

甄士隐忙问:“可是春秋的春?”

林椿朗声笑:“非也非也。《逍遥游》有云:‘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便是此字了。”

甄士隐心神一震,忽然想起,十八年前,文安侯夫人四十岁高龄产生下的遗腹子,正是姓林名椿。

此子有仙缘,一出生便有异象,本是隆冬季节,京城内却瞬间草木葳蕤,百花盛开,一时间莺啼燕啭,鸟雀啁啾,便是阳春三月,风光也不及此。

林家小公子诞生那日,更有羽衣仙人上门,说要带他去海外仙山上修行。文安侯夫人不舍,仙人亦是容情,遂留小公子在家中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