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是昏庸的气息(1 / 2)
伯夷、叔齐本以为这猪肉会和以前一样,带着腥骚味,但没有。
仔细回想着那块肥肉,连油脂带精肉,口感滑而不腻。
对,就这满口油脂的味道,寻常猪肉,根本没有如此肥厚的油脂。
两人开始细细回味起来。
比羊肉微腥,比牛肉滑嫩。
“甚香!”
两人又重复了这个词,完全发自肺腑。
但他们香的不是猪肉味,而是百姓。
养猪变得比以往简单许多,便是深入寻常百姓家,似乎也不难。
养出来的猪肉,也是多肉多油脂,一头顶两头,别说常年不食肉味的平民百姓,便是他们这种诸侯之子,也觉得美味。
而即使没有这等新的养猪方法,猪肉的价格也比牛羊低了许多!如今增产后,可以预见肉价必然大跌!
想来其他的牛房、羊房,也有类似的进展。
何不食肉糜!
这就是何不食肉糜!平民百姓能食肉糜!
连带着,两人看向朱子真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那个大肚子将军,瞬间变得高尚起来。
他土里土气,他行为怪异,他不知礼数,活像方外蛮夷,甚至和这些猪相似,吃起东西,也是哼哼唧唧。
这一切,在伯夷、叔齐眼中,都成了专心养猪的表现,一个人为了养猪,连自身行为动作都变得与猪相似,还有什么理由怀疑他的用心呢?
此国之重臣也!
贤能不在于德行如何,不在于举止如何,而在于为社稷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啊!
两人不再多言,默默走到外头,尽力将乱跑的猪抓住。
每天,他们都向西园七校尉请教着养殖方法,而夜晚,又一字一句,将一天的收获记下。
时不时,还会提出建议,让西园里仅有几个打下手的小臣,进行更规范化,更精细化的养殖。
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地,他们悟出了更多东西。
那肉林,好像不仅仅只是因为肉类产量提升,单纯用来享乐的地方。
只是隐隐还有一些细节没能想透,需更多思考来领悟。
..............
一个月后,草长猪肥二月天。
杨任联合胶鬲、赵启、孙寅等大夫上奏,伯夷、叔齐已经在西园中反思一月。
实际上他们是听到朝歌里流言太多,甚至不少人非议起纣王,说纣王亲信小人,将北地的两名贤人发配军中。
在这些异声中,为了纣王的名声,他们不得不行劝谏之事。
子受很满意,流言从何而来?
当然是他自己散布的,石矶的嘴很好用,百姓无脑相信她,和自己不对付的云中子也偶尔会叨叨几句。
不然谁没事关注西园那地方?
不仅如此,还大肆宣扬了伯夷、叔齐不食商粟、叩马而谏等事迹,突显其品格高尚。
如果这样还能让人夸自己做得对,才是见了鬼。
子受点头称善:“卿等所言甚是,不如今日与朕一同往西园一行,也看看伯夷、叔齐,是否改过自新。”
退朝后几个大臣随驾西园。
子受心里偷笑,别说梅山七怪估计早在心里抱怨起来了,单单是大臣们看到乌烟瘴气的西园动物园,恐怕都得腹诽不已。
之后是不是可以把西园开放成景点呢?
动物园要收门票钱的啊!与民争利,又是一笔昏庸值。
车驾来到西园,梅山七怪没出来,来迎接的是伯夷、叔齐。
两人比之前消瘦了许多,背也驮了不少,还顶着黑眼圈,头发杂乱,似乎很久都没梳理过。
他们看到纣王与杨任等大臣,露出一丝勉强的笑容,可一笑,困意就上来了,只好用袖子掩面,打了个哈欠。
人在打哈欠的时候,很容易流眼泪,哈欠一打,他们便没忍住眼泪,眼眶立时湿润。
今天的朝会有些久,已是日渐黄昏,两人身后的斜阳,将影子映照在地上,似一幅粗略的画,笔触不那么认真,只是拉长又拉长,带着点点昏黄。
伯夷、叔齐擦了擦眼睛,昨夜又整理竹简通宵一夜,两人鼓足气息一礼,声音却还是那么无力:“陛下,臣等已幡然醒悟,不求恕罪,但求将所学传与世人。”
子受微微惊异,这俩人不都刚烈到不食周粟而死的地步了吗?怎么如今这么容易就服软了?
大概....人还没到晚年,求生欲望仍旧很强?
子受也不继续纠结,道:“你二人今日便离开西园吧,罪可赦。”
伯夷、叔齐面无表情。
这一个月一来,他们吃喝全在西园,整日与猪牛为伴,被羊踢过,被狗咬过,被猴挠过,还中过蜈蚣毒,甚至醒来时看到几条蛇盘踞在脚下,差点没吓死。
可这都不重要,他们早已不在乎这些了。
让平民百姓有肉吃,完成纣王何不食肉糜的宏愿,才是他们的梦想。
伯夷、叔齐宛若丢了魂的样子,让群臣唏嘘不已。
哎……
这两人不食商粟、叩马而谏的铮铮铁骨,仿佛还在昨日。
可……
现在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