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九章 会德丰之变(1 / 2)
既然美丽华大酒店的事情处理完了,李志文也没有什么事情了。
再加上再过段时间港币就要贬值了,李志文可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所以李志文这时是最想安稳的。
从手下的那些公司尽可能的调集资金,应对这次机遇。
所以这段时间李志文要不就是在香江各个公司转悠,捎带着去看看自己的女人,而在李志文的耕耘下,陈玉链有了身孕,可是让邹芳开心坏了。
要不李志文就往返洛杉矶和巴黎,去看刘晓莉和女儿李奕霏,要不就去看伊丽莎白阿佳妮母子。
当然对于利汁那边李志文也投入了关心,只是因为最近香江问题谈判不顺,李志文觉得还是不要长跑北边。
这样的话让鬼佬知道了打压自己可不好。
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越到重要时刻事情越多。
译名会德丰洋行,会德丰一词,不如太古那般华夏化,而是半中半洋。
如果说会德丰的创建期是1854年的话,那么大概是Tug&Lighter公司的历史。
马登做上大班,只能算小发达——会德丰只是众洋行中的小矮人。
对呆在冒险家乐园里的犹太人来说,不发迹才是一件令人奇怪的事。
马登在犹太会馆,遇到身材矮小的嘉道理父子。他们是来沪上开办洋行,那时的犹太商人,都是把投资分散在香港沪上两地。
马登说:“我这辈子哪都不去,就在沪上发展,远东再找下到第二个像沪上这么好赚钱的地方。你还是把总行迁来沪上算了。”
艾利笑道:“自古城堡不会只开一道门的(希伯莱谚语,意思相当华夏成语狡兔三窟)。”
马登自然深谙此理:分散投资,分散风险。
但是,如果能看准一个方向,倾财竭力进取,收效肯定会比谨小慎微大。
其后二十多年,远东及华夏形势动荡,马登与嘉道理均蒙受重大损失,政治上的事,就是政治家都无法预料。
会德丰的主要业务是船务与贸易,拥有一支跑长江沿岸的内河船队。
二十年代末,世界经济大萧条,航运非常不景气,许多船只泊在港湾,如一堆水上废铁。船价大跌,跌得比废铁还便宜。
而希腊船王奥纳西斯,正是借这个时机发起来的,加登大一家公司的6艘万吨货轮,10年前每艘还值200万美元,那个时候跌至2万美元待售。
奥纳西斯发傻,一下子购进6艘。待二战前世界经济复苏,奥纳西斯终于交上好运。
马登没奥纳西斯这般的“傻运”。他花了10万美元,购入一艘美国太平洋航运公司的二手船,开始了海上运输。
那时的定期客货航班,均由老牌轮船公司垄断,他们自己都在减少航班,马登自然无法挤入。海运业务,有一单、没一单的,勉强维持没亏。
1934年,由于罗斯福的新政,美国出现经济复苏的迹象,马登趁船价尚未涨起来,又购入一艘货轮。
当时有人说马登发傻,很快,持这种论调的人不再吭声。
世界经济逐年回升。同时,战争的烟云也愈来愈浓地笼罩世界上空。航运势头看好,马登沉浸在金元梦中。
沪上沦陷,接着是欧战爆发,沪上的洋人惊慌过一阵,又像往常一样大把赚钱、大把花钱。
有销金窝之称的沪上,依然灯红酒绿,夜总会飘出歌女的靡靡之音。
马登对战争持乐观态度,欧战爆发,带旺了全球的航运业。马登的两艘海上废铁,成为两座海上金矿。
1941年,马登成立亚洲航业公司。他准备大肆扩充船队,与太古、怡和、旗昌竞一日之长。然后,再与英美法等专业轮船公司论个高低。
1941年12月8日,日本轰炸机在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掷下炸弹,把马登的亚洲船王梦炸飞。
同日,日军侵略香港,英国对日宣战。日本宣布英国在华的财产为敌产。
马登仓皇逃出沪上,回到英国,所幸的是,他的主要资产是海轮,正在太平洋中航行,故而未落入日本人之手。
二战期间,乔治·马登在伦敦设立会德丰公司,旗下的公司有亚洲航业、隆丰投资。
隆丰控亚洲,但全集团的业务仍以航运为主,船只全部为盟军运载兵力和军需,马登大发战争财。
1940年毕业于著名的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
老马登对儿子学文耿耿于怀,他主张儿子学航运或商科。
小马登的性格像父亲一样犟,置父训于脑后,二战粉碎了小马登的文学梦,身为独子的小马登又一次违背父训,他未去父亲的沪上会德丰公司,而是投笔从戎。
战争使约翰·马登更趋向实际,二战结束,他加入了父亲的公司——伦敦会德丰。
二战使英国国力衰退,所有的产业都似乎发展到了尽头,父子俩商量还是回远东发展。
1946年夏,华夏内战全面爆发。老马登饱尝战争之苦,决定把总行设在香港——香港有大英帝国的庇护,怎么都比战争中的内地要安全些。
1948年12月,亚洲航业在港挂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