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第103章(1 / 2)
不用再为了说服组员而把时间浪费在扯皮上, BP作业倒是进展顺利,逐渐追回了之前落下的进度。
可齐筝作为组长,仍要督促各个组员及时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 还要协调大家的不同意见。
“齐, 你在沈氏总裁办工作, 又参与过许多重要项目的谈判, 拿出一些数据模型, 我们把里面的数据修改一下不是更方便吗?”
这个话题不是第一次被提及, 齐筝每次都是毫不犹豫拒绝。理由很简单, 这是沈氏的商业秘密, 她不能随意透露, 哪怕只有模型没有真实数据,她也不愿意把她在秘书室里接触到的信息告诉别人。
“你太固执了, 商业不是科研,需要适当的变通。”那位同学摇着头摊手, 叹气道, “你真应该再多工作几年, 适当的磨练的确有必要。”
言下之意, 便是觉得齐筝处事不够圆滑,不懂变通。
班里同学的平均工作年限大约在五年,最高的甚至有将近八年的, 在这些人眼里, 齐筝的确是个新人。
这样的质疑从她入学就一直隐隐存在,只是齐筝的成绩跟课堂表现都没什么可挑剔的, 也就没人拿这说事。到了最后的大作业,需要强效的协调和均衡能力时,终于被他们抓住了机会, 无限放大。
“保守商业秘密,维护公司利益,这是原则而不是经验。我想这只跟人的性格与理念有关,并不会因为工作时间的增加而改变。”
那同学是在本科就到美国留学的印度人,毕业后去硅谷干了几年然后又来读MBA,想要谋求升职的机会。平时小组讨论前他意见最多,各种规划各种想法列了一条又一条,等到要小组开会或是要交作业的时候,他的电话永远都无法及时接通。
这次本以为按照资历和表现积极程度来说,他会是组长,没想到最后组长竟然是齐筝。
被齐筝这么一说,他脸色难看,又无法再强硬解释什么,毕竟他的确是想取巧。
支吾了一会儿,最终给自己找了个台阶:“虽然是大作业,但也不能真当成工作那样,毕竟没那个资源和时间。”
这点倒是说的没错,同学几乎都来自于知名企业。大公司的好处就是平台大,资源足,的确不需要他们一砖一瓦全部自己动手。
但齐筝却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她要创业,就要从低做起。无论多么不起眼的机会她都不能放过,很多工作只能靠自己,她必须适应多种角色转换。
就像现在,面对组员的质疑和不满,她也和过去低调沉默,以避免冲突作为化解手段不同。
齐筝依旧保持得体的笑:“不是工作,此时却比工作更重要。过去一年多的辛苦学习,都靠它来展示成果了。这么好的机会如果错过,那可比普通的工作失误更令人懊恼。”
这份成绩将来肯定是要放进履历的,谁都不希望这个最接近真实商业环境的作业拿个C。
散会后,黎允珊笑得肆意,跟齐筝往小馄饨店走:“我可真是太高兴看到他吃瘪了,平时话那么多,活儿是一件不想干。亏他想得出来,让你把在沈氏的测算模型拿出来,我都怀疑他以前在公司里做的项目都是拿来的。”
“以后这样的人肯定不会少,我们坚持原则就行了。别人怎么样我们管不了,只能努力让自己变强,可以选择不跟这样的人共事。”
黎允珊笑得更大声:“你说的没错!要努力当自己的老板,遇到这样的人,直接说 no way!”
齐筝已经是这家店的常客,她的口味基本固定,以至于她刚走进店里,老板娘朝她笑着点点头,就知道她今天吃什么。
“作业的事基本定下来了,创业的事也该正式启动了。”齐筝上周把她的创业计划书发到了几个天使投资人的邮箱,希望能得到回应。
“B大的创业基金申请你提交了吗?我听说今年的竞争还挺激烈的。”
“能申请的我都把资料发过去了,希望下周能得到回复。”
齐筝为此也有点紧张,这还是她头一回单枪匹马以个人名义去接触这些创投基金。
“可是尼尔咨询公司也给你发了面试通知,你还去吗?”
尼尔咨询是美国知名五大咨询公司之一,近年来大力发展亚洲市场,前年刚把亚太区总部从香港搬到了海城。
“去,万一创投那边没着落,起码保证毕业不是失业。”
既然已经跟沈之冰提了要留在美国,无论是工作还是创业,齐筝都给自己做了规划。再说,沈氏的那笔读书费用,她也得偿还。
黎允珊咬着勺子想了会儿,了悟:“我之前总觉得你上次放假回来后有点不一样了,现在我才知道到底是哪里变了。”
齐筝咬了一口葱油饼,有点好奇,不止庄沐晴这么说过,她还真想听听。
“之前的你总有点伤感,说不出哪里不对,但没有现在这么精神。如果那时你跟我说想要创业,我肯定会劝你再考虑一下。”
齐筝默默听着,她倒是没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