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印刷术(1 / 2)

加入书签

印刷术

“诸位,你们造出来的这个纸,虽然已经算是不错了,但是我还是不是特别满意,如果能够使纸张表面更加光滑一些,没有那么粗糙的话,将会更好。”

刘争将自己的意见和这十几个工人说了一遍,这些工人相互看了一眼,其中一个为首的中年人,主动站出来和刘争交流。

“大人,我们蔡氏造纸法,就只能造出这样的纸张,毕竟是传承了一百多年的造纸术,我们不会轻易改变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

这个中年人叫做蔡康,是蔡伦的后辈族人,几十年前蔡伦改良了造纸术之后,就将造纸的方法传给了自己的族人,其中蔡康就是继承了蔡伦造纸术的人。

正是因为蔡伦对纸张的改良很大,让蔡康这些人,都基本很少去改变蔡伦造纸的步骤,因为不思进取,只能固守其成。

这种事情,是正常的,就像是刘争后世遇到的很多公司,这些公司有一个特别厉害的业务,是这个公司的支柱产业,但是公司不思进取,不会创新,不做别的业务,就死守自己的这项能赚钱的业务。

并且还打击别的竞争对手。

可是,最后这家公司还是倒闭了,因为他们的技术落后了,打败他们的,不是同样的竞争对手,而是别的科技创新公司。

而蔡康他们也是一样,守着蔡伦流传下来的造纸技术,并不能够继续创新,只能是一种传

承。

“不能,不能创新就是在等死,你们的这种技术迟早都是要被淘汰的,我需要的纸是更加光滑,更加利于书写的纸,而不是现在的这种。”

刘争当即否定了蔡康的这些话。

被刘争这么一说,蔡康也皱了皱眉头,突然想起了什么,又继续冲着刘争说了一句。

“大人,你要更加光滑的纸,我倒是知道一点,据说东莱县有一个叫做左伯的人,他造出来的左伯纸是许多读书人的喜爱之物,用来书写,十分方便。”

蔡康这么一说,立刻吸引了刘争的兴趣,当即追问了起来。

“你说的可是真的?”

“是的,几年前,我得到了一张左伯纸,确实是比较光滑,不过左伯纸的造纸难度比较大,又更加昂贵,并不利于大量生产。”

“不管这个,你先告诉我那个左伯在哪里,我派人把他找来。”

蔡康的话,让刘争十分感兴趣,在刘争的追问之下后,蔡康也是将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左伯这个人的情况,告诉了刘争。

左伯此人不是谦称,而是姓左,名伯,东莱郡人,东莱郡也是造纸的大地方,大汉王朝的纸张使用,有一部分就是出自东莱。

这一点,刘争也是知道的,因为刘争手下的商船,就在东莱有一个分站点,其中东莱产出的东西,就是纸张,而蔡康得到的左伯纸,很有可能就是经过刘争的商船贩卖到这里来的。

有了这个叫做左伯的人的消息之后,刘争便立刻传信给袁舟,命袁舟在东莱郡找到这个人

,并将其请来军事学堂。

由于知道左伯这个人的姓名以及知道地点在东莱郡之后,想要找到一个这样的人就并不困难了。

袁舟便立刻派人到东莱寻找名叫左伯的人,仅仅几天时间便将左伯这个人找到,不过这从东莱到宜春的一来一回,耽搁的时间却是耗费了大半个月。

在10月底的时候刘争在军事学堂呆了足足一个月时间,才终于见到了从东莱被袁舟请过来的造纸工匠左伯。

左伯被袁州等人抓来的时候,还不知道刘争找他是所谓何事,心中还有几分担心。

直到刘争找到他想要请他造纸之后,表明这层意思左伯才放心下来,并且当着刘争的面开始给刘争展示自己的造纸技术。

左伯的造纸技术,步骤经过一番演练,倒是和刘争所了解的四个步骤相差不大,唯一不同的是左伯在造纸的时候加入了一些其他原料。

使得原本粗糙的纸张变得更加光滑平整,利于书写。

大大增加了原本纸张的美观性。

虽说和现代造出来的纸还有一些区别,但已经是上上之选了。刘争正是需要这样的纸张。

“妙啊,这张纸张造出来确实已经达到了我的要求。”

左伯纸和蔡家的纸不同的地方在于,左伯纸所使用的原料里,增加的桑皮,而蔡家纸张里的原料大多都是麻布。

所以二者有一定的区别,可是据刘争所知,造纸在后世,更多是由竹子制作而成,因为竹

子的纤维更多,更加利于制作纸张。

北地少竹子,可是南方却是多如牛毛,刘争在了解了左伯和蔡康二者之间的造纸方法之后,便开始带领着工人,利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不同的纸张。

试用了其他许多木材和植物之后,最终,敲定了竹子为原材料,这样制作出来的纸张光滑莹白,耐久性好,用墨笔书写在上面,能够墨色鲜亮,笔锋轻快,是做书本的上好原料。

而且最主要的一点是,竹子足够便宜,制造起来,成本够低,而且能够大量生产,做到普及。

敲定了造纸之后,刘争又开始折腾自己要做的印刷术了。

相较于造纸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