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同心而离居二(1 / 3)
[盛京]
袁崇焕辞官回乡,又是新帝初登,原本是再度征明的大好时机,可先前宁锦的败仗,令得金国元气大伤,城中精锐锐减,只余残兵败将,士气低落。不仅如此,今年还赶上了旱灾,大饥,一时间盗贼四起。从前偷盗者,依法论斩,然年景不佳,皇太极下令对窃贼只行鞭刑而释,并发帑赈民。
大政殿,得到明熹宗驾崩的消息后,早朝上议论纷纷,商榷理应遣使吊唁。
皇太极扶额读着一封封奏疏,向殿下的汉臣们抛出疑问:“新赴任的督师王之臣,是何许人也?”
佟养性答:“回汗王,三甲进士出身,与满桂情同手足。”
皇太极点了点头,又看了一眼奏疏,“仙药……那这霍维华呢?”
“回汗王,是阉党。”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嗯……有意思。”
他合上奏折,“既然要遣使节吊唁——范学士,就派你去一趟宁远吧。”
范文程从群臣中出列,“谨遵汗命。”
“今日事毕,众臣若无事上奏,便请回吧。”
群臣散朝后,大殿里唯有代善未走。
皇太极一瞥,问:“大贝勒可还有事?”
“是家事。”
代善摆出兄长的语气来,“汗王如今身为国汗,后院只有两位福晋,按礼制还可再娶一门,以延续香火,壮耀大金。我的继福晋叶赫那拉氏,有一位同胞姊妹,待字闺中,其父乃是叶赫贝勒阿纳布,出身、家世、样貌我都考量过了,俱是上等……”
“那就娶了吧。”
皇太极不苟言笑,从汗座上起身,拍了拍代善的肩膀,“二哥看女人的眼光,本汗还是信服的。”
代善也没想到他会一反常态,答应得这般果断,原本还准备一番劝词,却也派不上用场了,唯仓促地答:“是……那我这就着手去办。至于典礼——”
“大贝勒挑个好日子便是了。”
“是。”
代善望着皇太极离去的背影,落拓间却透着那么一丝寂寥。
数日后,范文程在宁远吃了个闭门羹,无功而返,行至盛京城外,却见城楼上,一摸明黄的身影,登高远眺。
自宁锦一战败归后,皇太极将宁锦之失归咎于自己的决策失误,自觉有愧先汗、有愧大金,没日没夜地便沉湎于政事。
没人敢问他的箭伤是如何而来的,也没人敢追究宁远城下到底发生了什么。
范文程步履沉重地登上高台,负立在皇太极身后,只听他念着:“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你可知道这首诗?”
“此诗乃《金陵晚望》。”范文程答。
“金陵……本汗也想去看一眼金陵的秋色。”皇太极遥叹着。
因为金陵,是她的故乡。
范文程感慨万千,不由得道:“汗王,宁远那边……”
皇太极沉吟:“宪斗,我已经知道了。”
他已经很久没有叫过范文程的名字了,他们是君臣,但今日,他只想把他当作朋友。
“山川何寂寥,宫阙犹仿佛。我如今是大金国汗,岂能为了儿女私情,而至江山社稷于不顾呢?或许是我从前太过执迷不悟了……”皇太极叹息道。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一切自有命数,还请汗王看开些……”
“天命,约莫如此吧。”
皇太极转过身来,目中空旷,黯淡无神。
“人之一生,要得‘圆满’二字,实在太难了。原来很多事情,即便我乃汗王,也是无能为力。”
[宁远]
十月十八日子时,海兰珠在宁远诞下一个男婴。
她却连这个孩子一面也没能见到,就被祖大寿给抱走了。
海兰珠卧床不起,以泪洗面,却换不得祖大寿发半点善心。直到产后身体初愈,得以下地,她便不顾守卫的阻拦,冲到了祖大寿家中。
祖大寿正端坐堂中与夫人用膳,她扑过去就是一阵疯狂的质问:“你把我的孩子藏在了哪里!我的孩子——”
“你休要在这大吵大闹!”
祖大寿神情不悦地拉她起来,到了侧厅,才平了怒气道:“孩子很好,我找了个奶娘照料着,一根汗毛都不少。”
她吵嚷着不放,张牙舞爪道:“我要见他!那是我的孩子,你为什么要夺走他!”
“你镇静一点!”祖大寿唬嚇住她,“孩子在我这里,比你自己带着要安全,你明不明白?”
她神思恍惚,情绪几近崩溃,脚下一阵瘫软。
祖大寿所言……确实不假。她一个女人,何况还是金国的俘虏,如何……能保护得了这个孩子?只会给他带来更多的灾祸罢了……
“我虽不知道你是何方神圣,但你说的每一句话,都真的应验了!如果一切都如你所言,大明真的……气数已尽的话,这个孩子,便是我的保命符!在这祖府,他会生养得好好的,我祖大寿还有命活一天,他就会安然无恙。”
十月怀胎,亲生骨肉……要她如何能做到狠心割舍!
这一切……都像是宿命般的轮回,她想起了六夫人最后的那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