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森铁的掉头方式,抬【磨骨头】的小把头,赵小烧提供的线索(1 / 4)

加入书签

调查组的级别很高,京城方面早已指示地方上要全力配合。

得知事故调查组要深入调查,伊尔施贮木场王主任特意派了一辆嘎斯吉普车和一位名为张新明的办事员陪同。

张新明是本地人,祖辈都是大山里的赶山人,父辈是附近有名的积极分子。

张新明在解放前便已经承担起部分工作,解放后曾在哈市工作过。

伊尔施贮木场建立之初,组织考虑到他对附近的情况极为熟悉,专门把他调来负责地方工作。

调查胡广志来到森铁后的情况,需要找到他的同事和直属领导。

事故调查组在张新明的引领下,来到位于伊尔施贮木场东北角的森铁办(后升级为森铁处)。

森铁办归属森林工业局和铁道部联合管理(后划归地方林务局),受伊尔施贮木场直接管辖,专门负责森林铁路工作。

一路上。

透过车窗,李爱国看到贮木场的广场上堆放着一垛一垛的木材,有不少生产工人在木材垛上忙活。

火车头装好之后,一群人推着火车头,轻松绕过设在前方的横道,绕了一个圈,一辆火车头的就轻松完成了掉头。

用来运火车头的轱轳马子,李爱国还是第一次见到。

“一二一,一二一”

前门机务段也有这玩意,主要用作检修车间的运输工具,在林区一般用来运输木材。

李爱国身为火车司机知道就算是这种小型火车头也有几十吨。

轱轳马子的转弯半径比火车头小多了。

这年月森铁还没有完全独立,铁道总局等于是森铁的娘家人。

经过一番努力,特制的解放火车头前部分已经被“挂”在了轱轳马子的横杠上。

简单来说,轱轳马子是一辆无动力迷你火车,可以利用铁轨运输工具,据说是小鬼子搞出来的。

在伊尔施贮木场只有五辆吉普车,一般人不能轻易动用。

众所周知,火车掉头是一件麻烦的事儿。

小把头把李爱国当做空气,继续指挥生产工人们抬车头。

他对待生产工人的态度,就跟解放前的那些地主对待佃农的态度差不多。

生产工人刚想要休息,小把头用李爱国听不懂的当地方言,扯着嗓子吆喝了一声,

那些生产工人屁股还没挨着地,不得不拖着酸软的双腿,拿起棍子开始撬火车头的后半部分。

“领导先生,您忙,俺要工作了。”

真正让让李爱国感觉到惊讶的是那几十位生产工人,他们跟生产工段的工人有明显的区别。

这些生产工人身上的衣服则五花八门,有短袖大褂,也有黑布面的破羊皮袄,脚上穿的是破呼呼的乌拉草鞋、木头鞋,年纪也都比较大。

张新明解释说贮木场的最大任务,便是把山上的木材暂时储存起来,然后再运走,调配到全国各地。

“俺抽不习惯这玩意哩。”

森铁办办公室胡主任得知消息后,带着两个干事迎了上去。

李爱国看到他,想起了解放前工厂里那些残暴的护厂队。一时间产生了好奇心,凑过去想闲扯两句。

火车站和机务段里修筑了专门用来掉头的轨道。

森铁办虽听起来是个行政单位,但这年月所有的工作都围绕着搞生产展开。

果然是劳动人民智慧高啊。

这把头的穿着很怪,脑门上缠着布条子,黑色紧腿裤,手里拎着烟袋锅子。

此时虽是傍晚时分,森铁办的同志和火车司机们站场上忙着给火车掉头。

生产工段那些正儿八经的生产工人都身穿灰色劳动服,脚上穿的是水袜子(类似现在的农田鞋),大部分都是年轻小伙子。

“同志,整一根。”

而森铁办没有专门的轨道,只能用起了野路子。

这些人能够将火车头撬起来,并且准确摆放到轱轳马子,无论是力气还是技术都是一顶一。

看到嘎斯吉普车停下,所有人都放下手头的活齐齐看去。

俞大飞将胡主任拉到一旁询问胡广志三人的详细情况,李爱国却对森铁的调度方式产生了好奇心。

那小把头似乎清楚他们的身份,对他表现出了很强警惕心,摆摆手,指指自己的烟袋锅子。

轱轳马子是一种简易铁道工具。

这里其实就是一个火车站场,上面停了七八辆窄轨专用火车头。

他们身材并不魁梧,力气却不小,配合非常娴熟。

事故调查小组下了车,张新民给双方做了介绍。

这玩意有四個铁轱辘,两根铁轴分别将两个轱辘串在一起,在两个车轴上还有很重的铁架子,支撑在两根轴上,上面铺上厚木板,变成一个四轱辘的平车。

只见三十多个身穿破旧衣衫的工人喊着号子,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用横杠敲起火车头,将火车头的两头分别放在轱轳马子上。

他热情地递出一根烟。

“来自京城的同志,欢迎,欢迎。”胡主任很热情的说道。

经过十多分钟的努力,车头马上要靠在轱轳马子上了,只需要再用把力,轱轳马子便能够完全支撑车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