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渡淮(1 / 1)
第2章渡淮</p>
徐州,萧县。</p>
萧县这时属江苏徐州府,与之同属徐州的还有后世盛产梨子的砀山县。</p>
就在明军大举西征湖北,并且势如破竹的时候,身在徐州的张文焕终于也动了。</p>
三万西北边军、八千盛京索伦兵以及两千余张文焕直系漕军,总计四万大军,全部出动。</p>
为了节省运粮民夫,同时加快行军速度和构筑后勤粮道。</p>
张文焕直接走水路行军,自徐州出发,途经萧县过徐溪口,至宿州休整并建立粮站,随即又改道浍河进抵固镇。</p>
清军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调动还有粮草调运,自然不可能瞒得过淮南的明军。</p>
“……”</p>
杨恭看着手中军报,不由脸色古怪。</p>
真的,在此之前,他一直以为清军应该不太可能会主动进攻淮南,反而更有可能攻打淮安。</p>
甚至于杨恭都已经准备好,随时支援淮安战事。</p>
嗯,渡河攻打清军,围魏救赵。</p>
这是杨恭原来的想法!</p>
不过很快,计划赶不上变化。杨恭没料到对面的统兵清将居然有如此魄力,真敢带兵过来攻打自己。</p>
杨恭随即开始分兵,只余一镇继续留驻寿州,以防不测。</p>
其余部队,则全部驰援凤阳。</p>
张文焕的想法杨恭闭着眼睛都能猜的出来,这是准备逼着自己聚兵打决战了。</p>
清军走固镇,很明显是要由皇渡渡淮,攻打凤阳。</p>
千里淮河,有无数渡口,但仅有一个渡口被当地人称作“皇渡”,那就是十里程渡口。</p>
当年老朱便是出生在十里程渡口对岸的一处村庄,在称帝建立大明以后,凤阳被建为中都。这十里程渡口同样被老朱高度赞誉,并口头册封为“皇家渡口”。</p>
除此以外,神州陆沉、永嘉南渡,有大半流民便是从皇渡南逃。昔年楚霸王项羽兵溃垓下,也是从固镇突围,南走皇渡。</p>
国姓爷北伐,亦是走皇渡横扫淮北,吓得北京城里的顺治皇帝如坐针毡。</p>
皇渡除了战略地位重要,商业地位同样重要。</p>
明军未至淮水与满清隔淮对峙时,这里每日都是来往行船络绎不绝。</p>
清军未在固镇停留太长时间,在征调大批民夫运输粮草辎重,并构建后勤粮道。</p>
一切准备就绪,张文焕这位满清老将终于从固镇挪窝,移师南下。</p>
两日后,清军前锋兵至皇渡。</p>
对岸的明军得到消息,同样也做好了准备,第一军主力两万大军全部驻扎于皇渡对岸各处滩涂,还有一镇则移师濠河,以防清军绕后突袭。</p>
六月十五。</p>
好日子。</p>
张文焕是五月抵达的皇渡渡口,然后连搜集带临时砍树赶制渡船,又花了他不少时间。</p>
到现在,总算是勉强凑齐能够一次性登陆数千清军的渡船了。</p>
张文焕作为沙场老将,自然深谙骄兵必败的道理,他可不会仗着自己手里都是西北精兵还有盛京索伦兵,就急匆匆的渡河开战。</p>
既然要打,那就一次性发动猛攻,好打河对岸的反贼一个措手不及。</p>
当白,皇渡渡口还是没有丝毫动静。明军早从月前警戒,一有风吹草动就往淮河对岸疯狂开炮,至现在,也就时不时开两炮,注意下清军动向。</p>
清军老是不渡河,都快让明军习惯如此隔淮对峙了。</p>
是夜,以往一向十分安静的皇渡渡口,忽然出现了大量清军士兵。</p>
曹第亲临阵前,只打着一个火把,精神抖擞的按着腰间刀柄,大喊道:“快,快!都动作麻利着点儿,这可是本镇好不容易从张大帅那里争取来的机会,可别叫张大帅还有其他同僚把咱们给看扁平了!”</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