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金矿、报告会(3 / 6)

加入书签

“难道我真的错了?”

作为一名已经落户北美的数学家来说,陈省身对祖国大陆还是有感情的,虽然不多,但身上流淌的毕竟是龙的传人的血脉啊。

如果他在五九年的时候,答应陈国华他们的邀请,留在大陆那边,或许情况有所不同。

最近这些年,内地的发展,全世界都有目共睹。

陈省身是用不着计算器等电子产品,但不管是初阶还是进阶版的华兴数码单反都非常好用,用来拍照的时候,比那些胶卷相机好太多了。

因为这些照片都可以存在电脑里,随时都可以查看。

唉!

“明年的大会,你会去参加吗?”

站在窗边的陈省身,眺望外边,想着的却是,如果陈国华明年去莫斯科参加大会的话,那么他到时候肯定要跟陈国华多交流。

或许,回大陆再看看。

不管他现在是什么人,大陆都是他的老家。

有句古话叫落叶归根,他今年已经五十四岁了,对这四个字的理解,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

虽然他的家人全都在北美这边,可还是给他一种漂泊的状态。

相比多愁善感的陈省身,斯梅尔博士的心情就更加复杂了。

只因为当初的陈国华,几乎是把他的前途给葬送了,也因此他对陈国华这个人格外关注。

原本他以为陈国华会一直沉寂下去,却没想到陈国华突然放出大招,直接拿出来三篇高质量论文。

不讲武德啊!

鹰酱东北,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办公室内。

广中平佑已经翻看了许久的论文,但直到现在,他也才彻底理解透了莫德尔猜想和谷山丰猜想这两篇证明论文,但对于零点猜想,他还是比较难理解。

为什么?

因为谷山丰猜想是他们国家的数学家提出来的,所以广中平佑更喜欢研究这个议题。

原时空的历史上,广中平佑是因为他在代数簇的奇点解消问题上的卓越贡献,所以在才一九七零年的时候被授予了菲尔兹奖。

此外,相比黎曼假设,费马大定理的名气更大,很多年轻人在挑选论文题目的时候,不可避免地率先想到这些。

只不过,相比那些天赋绝佳的同龄人,广中平佑的天赋确实差了很多。

当年他在京都大学数学系攻读研究生的时候,第一篇论文就被批得一无是处。

广中平佑却不气馁,继续埋头苦干,三个月之后第二篇论文终于发表了,并且当时哈佛大学教授扎里斯基来东京讲学,在广中平佑的导师推荐下,广中平佑写的论文,顺利引起了扎里斯基的兴趣。

于是,在五七年的时候,广中平佑这才得以来到哈佛大学读博,导师就是扎里斯基。

因此,广中平佑的天赋确实是差了一些,可他有选择性的努力,还是很有道理的。

此君有一套竞争的理论,当竞争中确实技不如人的时候,不要嫉妒而要学会放弃。

不是放弃对目标的追求,而是选择性地部分放弃,修改目标,从而集中精力实现新目标。

当初的广中平佑之所以放弃继续学习费马大定理,便是基于他这套理论。

从原时空历史上,广中平佑的成就来说,这套理论真的很适合他自己。

“陈君太厉害了,是我要学习的对象,如果能够当面请教陈君,那就太好了.”

广中平佑再次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还是没能够看懂零点猜想,不由‘异想天开’地自语道。

对于他来说,嫉妒别人是不对的,有这个嫉妒的时间,还不如奋起直追呢。

这一点,他跟小平邦彦就有很大不同了。

整个北美大陆,除了小平邦彦、陈省身、广中平佑他们这些外籍教授、博士,努力研究陈国华的论文时,也同样还有斯梅尔、维布伦等鹰酱本土数学家在研究论文。

只因为陈国华在全球数学界的名气太响亮了,地位也非常高。

有句话人红是非多。

有些人并不是纯粹查看陈国华的论文那么简单,这些人是想挑刺。

只可惜,陈国华根本不可能给他们机会。

北美纽约曼哈顿,城中心广场酒店。

“泰奥菲勒,好久不见,你最近过得好么?”

“还不错,张,不知道你这次找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泰奥菲勒看着眼前的张百顺,眼底闪过一丝疑惑。

他习惯了打直球,一般来说都是开门见山,直入正题,不会耽误太多的时间。

张百顺闻言,轻声一笑,道:

“是这样的,泰奥菲勒,我们斯科特公司想投资矿场,不知道能不能麻烦你帮忙牵牵线?”

斯科特公司是一家北美土生土长的公司,不过最近这段时间,已经被收购了,股东是一家注册在海外某群岛的国外企业,具体在哪个群岛,背后股东又有哪些,完全搞不清楚。

因为光是在华尔街这边的金融股东就有好几百家。

其中还有几个华裔、犹太裔股东,总之一句话,斯科特公司背后的股东成分非常复杂。

至于说张百顺,尽管他是斯科特公司的总裁,但也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