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项目和计划(求月票)(2 / 6)
但是歼幺幺九号战斗机是可以随时改装成为侦察机或者截击机的,而轰炸机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毕竟轰炸机本身就是另类的运输机,所以要变成运输机,简直不要太简单。
“诸位,民航客机这个项目,比战斗机和轰炸机都要困难,因为接下来我们需要培训更多的技术人员.”
看着安闻川他们,陈国华严肃地说道:
“所以,诸位必须要收起心思,不要骄傲自满”
“民航客机代表的是品质、服务、技术.我们研制出来的客机,不仅仅要供应我们内地的民航集团公司,也会卖到国外,这是上面交待下来的任务”
在原时空的历史上,就算是我们造出来了民航客机,但依然很难接到国外订单。
究其原因还是太晚进入这个市场,导致售后服务无法保证,所以很难接到订单。
而这个时空,陈国华肯定不会放弃这个市场的。
现如今,空客公司还没成立,要到七零年年底的时候,才正式成立。
所以,陈国华还有五年多的时间来抢夺原本属于空客公司的市场。
从六十年代开始,全球化贸易进程将会加快。
特别是这个时空,林登约翰逊已经提前来到东方,双方之间已经有了初步的沟通。
基于此,不管未来如何,全球化进程只会比原时空更加迅猛发展。
只要勃列日涅夫此人还在,那么莫斯科的发展就不会停下来。
如此一来,林登约翰逊、哈德罗威尔逊等人只会更进一步加快去工业化的步伐,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脚步。
更何况,全球化是不可逆的。
因此,只要交流增多,经济发展起来,那么对航空客机的需求,就只会越来越多。
安闻川他们对这些并不了解,但他们也不需要了解,只需要执行命令就对了。
两个计划项目都已经安排好之后,陈国华这才抽时间去处理其他事情。
他已经离开振华研究所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了,事情积压了很多,所以需要时间来处理。
这也导致他一个上午和下午的大半时间都在处理工作当中度过,直到临近下班,他这才空闲下来。
于是,他没拖延,直接就去提前下班,去找邱宗岳了。
很可惜,后者并不在办公室内,陈国华只能够第二天再来找对方了。
第二天一早,陈国华还是没有时间,因为埃尔德什他们找了过来。
黎曼假设这道数学题已经困住他好几年了,而且他在六二年的时候,替陈国华领取了菲尔兹奖,到现在都已经过去两年多了,还是没能够突破黎曼假设。
所以,他今天找过来,是跟陈国华辞行的。
“埃尔德什,我建议你再等一年,真的,只需要一年时间,我接下来应该会比较有时间了,倒是我们可以一起合作攻克这道世界难题,如何?”
面对埃尔德什的退意,陈国华提出了挽留。
其实,这已经不是埃尔德什第一次提出离开京城了,但每次都被陈国华挽留了下来。
这一次,听到陈国华很有诚意的说辞,埃尔德什还是有些将信将疑。
“你确定你真的有时间么?你不会是骗我的吧?”
不等陈国华开口,埃尔德什继续说道:
“你应该很清楚,自从一九五九年之后,我就留在了京城,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五年时间.”
“虽然我很喜欢中国,也非常乐意待在这里,但是你应该知道,我是一个只喜欢追求数学真理的人,能够让我留下来的只能够是数学真理.”
见对方已经摊牌了,陈国华只好稳住对方道:
“埃尔德什,我们都知道一件事情,黎曼假设是非常难啃的硬骨头,而自从你留下来之后,我们是不是连续攻克了三个小问题么?”
“尽管我们至今还无法证明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但是你我都知道一件事,距离攻克它已经不远了,难道你想半途而废么?”
众所周知,这个零点猜想便是在于解决一个问题:l函数是否存在异常零点!
而早在一九六二年的时候,关于黎曼假设的第三个小问题,已经被埃尔德什给证明了。
虽说六二年之后,陈国华和埃尔德什两人都没能够更进一步,作出任何突破。
但是要知道,自从六三年,或者说从六二年九月,甚至是更早之前,陈国华就已经启动了战斗机的研发工作。
并且六三年年初开始,他就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战斗机和轰炸机的研发工作当中。
整整两年时间,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忙碌战斗机和轰炸机这两个项目,自然没有多少时间来搞黎曼假设的证明工作。
现如今,陈国华确实有足够多的时间了,应该能够抽出一点时间来搞一搞数学证明。
“埃尔德什,如果你想中途放弃,那也没关系,反正我肯定不会放弃的,不过到时候你怕是很难再看到我的论文了”
一句激将,让埃尔德什左右为难。
过了一会儿,他这才表示,他需要去欧洲一趟,游学半年再回来京城。
对此,陈国华点点头,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