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涅槃和回家(求月票)(4 / 6)

加入书签

经开始执行这样的策略了,比如膨胀速度非常快的唐大可同志。

他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凭什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迅速赚到了好几亿美金的资本呢?

可能唐老鸭、唐大可、唐纳德、弗雷德等这样的公司,大概率都是唐大可同志名下的企业吧?

否则的话,那么多名不经传的企业,哪里来的那么多资金呢?

就在斯特沃克公司忙着搞马甲公司的时候,唐宁街这边,也正闹得不可开交。

原因也很简单,今年是一九六四年了。

在原时空的历史上,工党的哈德罗威尔逊,就是在今年十月份成为班长。

而在哈德罗威尔逊成为班长之前,自然是需要经历一番‘涅槃’的。

这一点,跟林登约翰逊是一样的。

外界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京城这边,龚吉才和沈冠冕两人已经激动地坐上了战斗机。

“老龚,紧张不?”

“放你娘的狗屁,劳资怎么可能会紧张?赶紧闭嘴,别等下被骂”

听到龚吉才的话,沈冠冕顿时也不吱声了。

两人都是非常出色的战斗机飞行员,同时也是第一批从众多飞行员当中脱颖而出,成为歼幺幺九号战斗机的试飞员。

现如今,他们终于是坐上了战斗机。

尽管目前进行的是首次试飞工作,也就是低速滑行。

要知道,虽说低速滑行的速度仅仅只有三十到八十公里每小时,可也必须要认真对待啊。

因为陈国华在会议室的时候,已经说得非常清楚明白了:一定要认真认真再认真。

切不可玩忽职守!

虽说吧,第一次登上歼幺幺九号战斗机是非常让人开心的事情,可这架战斗机,目前还只是在试飞阶段,距离服役,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呢。

并且,低速滑行是检查战斗机滑行运动特性。

换句话说,龚吉才和沈冠冕两人必须确保战斗机在进行低速滑行过程中,能够完美地完成包括转弯测试、精确保持直线滑行测试和曲线滑行修正能力的测试等。

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除了龚吉才和沈冠冕两人之外,还有另外四人,他们也分别登上了另外两架试制机。

根据邱宗岳的要求,振华研究所总共研制出来了三架试制机。

三架试制机都一样,都必须严格经过众多试飞测试,才可以进行首飞。

等首飞测试结束之后,才能够进行服役。

在这个过程中,一万名高中生和五百名大学生组成的后勤技术团体,也都被挑选出两百名最优秀的后勤人员,来协助陈国华他们完成此次的试飞任务。

当然,陈国华他们都只是技术指导,并不会再亲自动手。

换句话说,更多时候,陈国华他们只动口,并不会动手。

动手的任务,则是交给了那些高中生大学生来完成。

为了完成这个试飞测试的前期工作,陈国华连元旦都没回家,一直待在基地这边。

快到一月中旬这一天,陈国华这才终于结束了基地这边的工作。

后续他就不需要一直待在基地这边了。

因为试制机的测试数据,从十二月底的试飞准备工作开始之前,直到现在,半个月过去了,一点问题都没有出现。

戴希璋、孟德海、安闻川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每次结束测试之后,都会夸赞陈国华一次。

要知道,涡喷-6发动机的试车工作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总算是结束了。

现如今也已经终于跟沈飞制造厂那边进行组装试制飞机,不过,预计到时候试飞的时候,只怕也会跟试车工作差不多,会进行相对较长时间的试飞。

有过莫斯科或者北美等海外留学经验的专家都知道,外国人制造的飞机,那都是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试飞测试,才有可能投入到服役阶段。

“戴教授,接下来的工作,就交给你们了”

基地办公室内,陈国华看着戴希璋他们几人,微笑交代说道。

“陈主任请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城里的轰炸机研发任务,还得看陈主任您了.”

陈国华点点头,又跟众人简单交代了几句,然后转身离开了基地。

最近这段时间,振华研究所内的科研工作,已经放慢了很多。

他必须得回去主持工作了,否则的话,肯定要炸。

而轰炸机的科研工作,同样非常重要,势必不能够被耽误。

尽管轰炸机的发动机,跟战斗机的发动机是相差不大的,毕竟二者的动力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在陈国华设计的轰炸机当中,对标的是北美在一九六零年开始服役的b58盗贼轰炸机。

这玩意儿是一款超音速战略轰炸机,搭载了四台j78-ge-5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为7075公斤。

换句话说,四台发动机的总推力达到了二十八点三吨。

但是这台大家伙的极限飞行速度是两马赫,飞行高度是一万九千米,最大航程则是七千六百公里,最大起飞重量则是八十吨。

而陈国华设计的轰炸机,它的发动机同样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