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火热滚烫的山楂树】(1 / 2)
<b>inf</b></div> 上世纪80年代,在很多人眼里,是文学的“黄金时代”。
那时,一部文学作品的社会效应,是今天无法想象的。
就像现在,谁也没有想到林有成的这篇小说《山楂树之恋》在期刊发表,能使得《小说月报》创下两天销光的纪录。
关键这还是双月刊!
关键《山楂树之恋》发表之后,凭借细腻真实的文笔,纯真美好的爱情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影响深远的“爱情大地震”。
上沪市的《文汇报》率先刊登了青年文学评论家黄平的评论文章《纯真美好的爱情——读〈山楂树之恋〉》,评论写道“我们再也不愿意去经历这样的一段历史,但不愿这样的爱情故事绝版,在那个单纯得近乎荒诞的社会环境下,老三他诠释了另一种爱的单纯。相较于爱情的纯真,我认为这是一篇关于性压抑的原始考察报告……”
此文的发表,掀开了《山楂树之恋》关于纯真爱情,关于性压抑的讨论序幕。
紧随其后,《文艺报》、《燕京日报》、《青年评论家》、《文艺报》、《羊城晚报》、《文论报》、《德城日报》、《作品与争鸣》、《当代作家评论》等全国几十家报刊发表了大约百余篇文章,从文学价值和社会效果等不同角度对林有成这部作品《山楂树之恋》的爱情进行探讨,十分火热。
津城,《小说月报》杂志社自然第一时间就知道杂志销光,需要加印的消息。
作为编辑部的主编马京海兴奋地和编辑部宣布了这个消息,说道“这还是第一次啊!”
林红霞也一脸兴奋地点了点头,说道“双月刊证明是成功的,我认为是因为林有成的那篇《山楂树之恋》,我哥哥看了那篇小说都哭了,一个劲地问我林有成这位作者的事。”
“我也是,我家那个看完《山楂树之恋》哭得不行,还问我这个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
有别的编辑也兴奋地说道“林有成的那篇《山楂树之恋》是真的引起了很大的讨论,最近很多报纸上都有这篇小说的讨论。”
“是啊,很多报纸都有作者评论林有成的这篇《山楂树之恋》,高度赞赏这篇小说里面的爱情。”
作为林有成的编辑,也是杂志社的副主编董照自然也很开心,说道“《燕京文学》那边的刘岩还特意打电话问我《山楂树之恋》这篇小说的作者林有成,他对这篇小说也深受感动,直言老三真的就是完美的男人。”
林红霞一听董照这话,连连点头,说道“是啊,老三他就是完美的男人。”
“不过,老照,你可小心林有成被别的杂志社编辑抢稿,挖了墙角。”
董照眉头一挑,有些担忧地说道“他这要是真的往别的杂志期刊投稿我也没办法啊。”
“怎么能说没办法,董照同志,你这话可就不对了,办法总比困难多。”
“是啊,我看老照,他林有成要照顾孩子,来不了津城,我看你要不去一趟德城,见一下这位林有成。”
这话一出,董照还没说话,林红霞倒是眼睛一亮,她也想去见一下那位丧偶的林有成,想要当面和林有成聊一下老三和静秋的故事,更想问一下林有成究竟是怎么会想到《山楂树之恋》这个故事。
董照听见同事这话,也觉得破有道理,他也挺期待和林有成见面的。
“我觉得可以考虑。”
主编马京海点了点头。
其实这也是现在编辑部对于作者的重视,有编辑甚至骑着车去找作者改稿。
就在编辑部的编辑还在讨论林有成的这篇《山楂树之恋》的时候,有编辑提着一大麻袋信走了进来。
“这么多信啊?”
“我刚看了一眼,很多读者来信,写给《山楂树之恋》。”
“这都是给林有成写的吗?”
“大多都是的。”
其他编辑听见这句话不禁都倒吸一口凉气,这么多的信居然都是写给林有成的。
“我看我们应该直接把这些信寄给林有成,而且要让读者们知道林有成的那边的地址。”
主编马京海说道“已经有很多读者打电话来杂志社问《山楂树之恋》作者,我看他们其实也是想知道这个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
林红霞望着面前这些信,瞪大了眼睛,不禁说道“那,那也就是说可能写给林有成的信不止眼前这些,还有很多读者直接寄到了德城的林有成家里?”
“应该是吧!”
董照不知道德城的邮局最近有多头疼因为一时间有收到特别多的信件,可是根本就没有写具体的地址,有的直接就写“德城,林有成”,这可就十分难为邮递员。
要不是因为《山楂树之恋》在德城讨论度也相当火热,只怕邮递员根本就不知道在偌大的德城去哪找一个叫林有成的人。
这段时间,郑勇已经数不清自己往春风巷送了多少信件,可以说那些信件都是寄给林有成的。
“林大哥,你这是——?”
郑勇看见林有成似乎在用木板专门制作了一个大信箱,准备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