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救月礼(1 / 1)
从先秦时期开始,如何应对月食便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人们认为“日掌阳,月掌阴,星掌和;阳为德,阴为刑,和为事;是故日食则失德之,国恶之;月食则失刑之,国恶之;彗星见,则失和之,国恶之。”
所以每逢日、月食发生,官方都要组织祈禳仪式,来进行救护,其实就跟民间敲锣打鼓试图从天狗口中把太阳、月亮救出来是一个道理,只不过朝廷的仪式更正式严肃罢了。
按照《大明会典》规定,救日当天,“皇帝常服,不御正殿;中书省设香案,百官朝服行礼;鼓人伐鼓,复圆乃止”。
而逢月食救护,仪式规格就要差一些了,“大都督府设香案,百官行常服礼,不伐鼓,雨雷云翳则免”。
这些仪式都需要一定时间来做准备,所以钦天监有义务提前精确地计算出日食、月食来临的时间,然后礼部开始准备,等日月食真的来临,文武百官便按照《大明会典》规定一起表演就是。
要是预测的不准确,那问题就严重了,皇帝百官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做准备,结果到了时间,太阳、月亮还好好地挂在天上,啥事儿都没有,他们能高兴了?
如果钦天监没能预测出日月食,大家啥准备都没有,日月食就突然降临,来不及组织祈禳仪式来救太阳、月亮,这后果就更严重了。
可偏偏预测日月食失误在明清两代上并不罕见,此前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成化四年,“闰十一月十六日早,见月食,钦天监失于推算,不行救护”,朱见深格外气愤,将钦天监正下狱。
现在这位钦天监正吴昊同样出过问题,弘治十一年闰十一月,“钦天监奏,是夜月食,文武百官皆诣中军都督府救护,既而不食,随为阴云所掩。”
于是,言官劾奏“掌钦天监事、太常寺少卿吴昊等推算不明,宜置之法。”
最有名的就是满清顺治元年,传教士汤若望和钦天监监正杨光先进行的一场赌赛,汤若望亲手将日食发生时刻及过程画在纸上,如他所料,日食分毫不差,准时发生。
杨光先则恼羞成怒,喊出了“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的话,还利用顺治的死陷害汤若望,说他故意选择不吉利的时辰,从而克死了董鄂妃与顺治帝,汤若望、南怀仁等人因此下狱,差点没命。
许长生正是从这一事件中得到了灵感,便让贝允诚照葫芦画瓢,在朝堂上提出跟其他候选人赌预测月食,这样等结果出来,谁都无法阻止贝允诚主持修订历法。
吴昊、高冕、刘绅等人不大愿意,他们知道自己的本事,生怕在朱祐樘和文武百官面前丢脸,然而这事儿由不得他们拒绝,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数日后,几位候选人在朝堂上公布了自己的预测结果,高冕等人的结论差不多,都是后天晚上戌时左右开始,有的早一点儿,有的晚一点儿,顶多差个两刻钟。
他们也能算出后天晚上确实有月食,却没办法计算地非常精确,根据以往的经验,往往会有一两刻钟的误差,所以他们便联合起来,你说早一点儿,我说晚一点儿,只要错的不是太离谱,肯定有人蒙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