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彭王,陛下有请(2 / 3)
军方所用的减少,地方维修费用日益增加。
而地方增加维修的费用,自然要摊在经过的商旅身上。
面对日益增加的成本,很多商旅宁肯走兰州,鄯州,也不走昌州河州。
“另外,以前过昌州的商旅,多数和本王有些关联,如今昌州换人,本王调任蕃州,那些和本王有关的商旅也会经跟着本王走蕃州,而去西域,昌州的价值不大了。”李绚摇摇头,将兴海的商路彻底盯死。
不会再有人走昌州到潘州这条商路,那么相比较之下,从吐谷浑到长安的这条商路会更加的繁华。
曲沟会更加的繁华。
昌州刺史府搬迁曲沟几乎是可见之事,而昌州都督府日后少不了也要搬迁。
如此,昌州在党项和苏毗的影响会大幅下降。
“这些事情,叔父既然已经调任潘州刺史,就不必再操心昌州事了。”李绚摇摇头,说道:“从蜀中到蕃州,依旧要经过潘州,只不过从走潘州西北,改成了走潘州西南,逆金沙江,通天河而至昌都,再经昌都去逻些。”
“那么如今昌都归谁管辖?”姚懿直直的盯着李绚。
“不知道。”李绚摇头,说道:“昌都其实一直都不属任何地方管辖,吐蕃未下时,昌都长史由张公兼任,所以昌州都督府有管辖之权,但如今昌都长史由右屯卫将军南炬兼任,右屯卫在军略上,依旧属于逻些道行军大总管麾下,但在地方治理上,却不属于蕃州都护府。”
姚懿沉默了下来,如今大唐虽然灭绝了吐蕃,但是苏毗和羊同这两个国度都还存在。
羊同偏远贫瘠,大唐对他们并没有多少兴趣,但苏毗不同。
苏毗恰好在大唐和吐蕃的中央,苏毗女王又是大唐一手扶持的。
攻下吐蕃之后,这里基本都是大唐驻军。
甚至就连苏毗骑兵,也是被调入蕃州驻守,大唐对这里的控制很强。
但是若说这里具体归谁管,李绚说不清楚,姚懿同样说不清楚。
那里看似归李绚管,但昌都并不在逻些安抚使的管辖之内,但若说不归他管,但偏偏右屯卫又在逻些道行军总管府麾下。
姚懿更加清楚,这里的一切看似混沌,但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朝中本身就想让这里一片混沌,然后通过这里制衡李绚。
“叔父若是愿意,那么到时候,本王可以让南将军和叔父沟通,若是叔父还能劝说燕国公,那么在通天河或柏海,开辟一条新路,也未尝不可。”李绚侧头看着姚懿。
姚懿轻叹一声,说道:“就怕燕国公没有这个心思。”
李绚低头,不再开口。
姚崇坐在一旁,却能听出这里面的深意。
燕国公李谨行,虽然是行军大将,但却并不是一名合格的地方刺史。
昌州这日后数年的经营,怕是要有些问题了。
……
马车缓缓前行,前面似乎已经到了朱雀门下。
李绚抬头看向姚懿说道:“叔父,绚还要去东宫一趟,就不陪叔父去面圣了,绚大约会在十日左右启程南下彭州,叔父若是也在这期间南下,不妨你我同行……潘州毕竟属于剑南道,益州大都督府,绚还是能说上些话的。”
姚懿顿时恍然过来,他现在已经不再是西北的昌州刺史府长史,而是西南的潘州刺史府刺史。
他的上司也不再是李绚,而是松州都督和益州大都督府长史。
对于松州都督,李绚并不熟悉,但是对于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李孝逸,李绚是再熟悉不过。
通过守宫卫士的检查,李绚和姚懿进入了皇城。
姚崇在御史台就要下车,而李绚还要在东宫方向,至于姚懿,他要出太极宫到大明宫。
皇帝现在正在大明宫紫宸殿等他。
然而就在姚崇刚刚下车之际,一个细长的声音突然响起:“陛下口谕,宣侍御史姚崇觐见。”
姚崇一愣,随即赶紧拱手道:“臣领旨。”
车帘掀起,李绚探头出来,然后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那里宣旨的仇宦。
仇宦看到李绚,笑呵呵的一甩拂尘,说道:“彭王,陛下有请。”
李绚立刻拱手道:“臣领旨。”
仇宦的目光落在了车内的姚懿身上。
……
紫宸殿中,李治一身黑底金丝蟒袍,坐在御案之后,正在批阅奏章。
李绚,姚懿,姚崇三人平排站开。
李绚,姚懿,姚崇三人同时拱手道:“臣蕃州刺史李绚,潘州刺史姚懿,侍御史姚崇,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李治放下细竹金笔,抬眼看向李绚,问道:“彭王,你今日是去接姚卿去的?”
“是!”李绚拱手,说道:“臣虽然任昌州刺史多年,但因为多年战事,昌州政务一直都是姚长史在负责,如今这一切都要交接,他回来了,臣就过来看看,顺带问一下交接的情况如何?”
“所以呢?”李治的目光落在了姚懿身上,问到:“姚卿,昌州方面的各项交接进行的如何?”
姚懿立刻拱手道:“还算顺利,昌州诸事多有定册,按册交接便是。”
李治点点头,继续询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