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皇帝的异样(2 / 3)

加入书签

道“有什么事情,你尽管说。”

“是!”李绚小心的抬头,看向李治说道“启禀陛下,臣回京虽只有一月时间,但观察之下,却发现今冬雨雪似乎不多。”

“嗯?”李治的脸色立刻认真起来,他知道,李绚向来对天气很有研究。

不仅是李绚,还有裴行俭,他们这些军前大将,对天气的事情,历来都非常敏感,

“你继续。”李治目光看向侧畔,帷帐之后,已经有人开始记录了起来。

李绚拱手,说道“陛下,按照常理,冬日雨雪少,并不一定就说明年会干旱,只是冬日雨雪少,那么各地高山山顶之上的积雪便不会多,到了来年,积雪融化成的山泉便不会多,山泉汇聚入河流,那么自然也会影响河流当中的水量……”

“不必说了,朕明白了。”李治直接点头,看向侧边说道“传旨,令工部,将作监,太史局,户部,密切关注今年天气水文,若有干旱之象,即刻下令各州刺史修通水道,蓄养水源,务必保证今年春种秋收不会有任何问题。”

“喏!”一名舍人立刻站了起来,微微躬身,然后已经快速的离开。

李治这才转身看向李绚,好奇的问道“原来你们在军前观察天气是这么做的?”

“是。”李绚略微躬身,稍作沉吟,开口道“陛下,以道门之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天地万物的根本都是炁,但雨雪河流都是水炁,水炁在冬日凝结成冰雪,到了夏日化为水流,若是冬日冰雪少了,夏日雨水自然也就不会多。”

李绚话说到这里就停了,他这番话中间自然有省略的部分,甚至省略的部分才是关键。

道门之理,也向来不是看书上说了什么,而是要看没说什么。

整本《老子》,虽然看起来十分通顺,但若是中间加上一两句话,便会变成完全不同的含义。

谁能够悟透那没有写的一两句话,谁便才能真正的看透《老子》。

儒家最擅长的,是篡改古书,但道门最擅长的是隐。

真正的天地至理,哪是轻而易举就能让别人知道的。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如此,如果你遇到了你的认知无法理解的东西,要么是你自己认识里面有很多东西被人篡改,要么就是真正有用的东西,从一开始就被人隐匿了。

……

“朕有些明白了。”李治抬头看向李绚,说道“其他诸事朕倒也放心,如果今年真的有干旱的话,那么昌州的移民……”

“陛下。”李绚拱手,认真说道“去岁之时,臣也曾多烦移民,但从吐谷浑,党项和苏毗往吐蕃移民并不难,难得是从吐谷浑往党项移民,人们宁肯去吐蕃,也不愿意留在党项,这便等于终于多了一条空隔带,若长久如此,昌州都督府怕是要下移。”

李治微微一愣,说到“如此,若是无法统管党项诸地,昌州都督府还有何存在必要?”

“臣亦是忧心如此。”李绚再度面色凝重的拱手。

“朕知道了。”李治抬头,看向外面的天色,说道“好了,时间不早了,你该启程了。”

“喏!”李绚认真的跪拜在地,然后沉声说道“臣南昌王绚,拜别陛下,愿陛下福寿安康,万年无疆。”

“在前线时多注意一些,朕日后还指望你多多辅助。”李治温和的笑了,然后微微抬手。

“臣告退。”李绚起身,然后缓缓的退出了紫宸殿。

李治目送李绚离开,然后脸色不由得一沉,他的目光抬起,看向一侧的王福来,问道“你说,数年后,南昌王从吐蕃离任,到时,若是不用黑齿常之,还能用谁?”

……

李绚平静的走出丹凤门,从李竹的手上接过缰绳,然后翻身上马,朝朱雀门而去。

骑在马上,李绚神色平静的回想他和皇帝说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他有一种感觉,皇帝今日这番话,透露出了太多的信息。

进入延喜门下,视线骤然一暗,就在这一瞬间,一张纸条被塞进了李绚的手里。

李绚面色顿时凝重了起来,转眼,这张纸条已经被他按进了战马的密阁之中。

一路穿过天街,来到朱雀门外,黑色的大纛高竖。

数百名黑衣黑甲的士卒,还有很多来自工部,户部,太仆寺,大理寺的官员都已经整齐列队。

“出发。”李绚平静的点头,人已经率先而行,杨执柔立刻率领众人紧跟而上。

一行人直出西城,在亲友送别之后,到了渭水,半数骑马,半数乘船,然后缓缓的朝西而去。

……

夜色深沉,船到天水,李绚终于将那张纸条翻了出来。

上面只有两个字上喜。

不,看着两个字的距离,李绚顿时就明白,这是囗上囗喜。

这么谨慎,自然不是皇上大喜,那么是什么呢。

头顶星空璀璨,这段时间在长安的所有一切都出现在李绚脑海中,瞬间四个字清晰了起来。

皇上,冲喜。

太平公主,冲喜。

李绚的神色顿时就阴沉了下来。

太平,太平,太平福昌,福昌太平。

冲喜,冲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