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皇帝问:废太子,如何?(2 / 3)
领旨谢恩。”李绚认真的拱手,然后迈步向前。</br>四周混杂的目光丝毫没有引起他的注意,他真正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前方。</br>乾阳殿中。</br>一步步走上台阶,走入殿门。</br>李绚目光垂下,只是浮光掠影,他就已经看到,整个殿中之中只有李治一人。</br>原本陪同李治在朝中处理政事的武后,这个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不在这里。</br>“臣南昌王绚,拜见陛下。”李绚肃然拱手,然后撩起衣摆,直接在殿中跪了下来:“陛下万寿无疆,天福永享。”</br>“好了,起来吧。”李治温和的笑笑,看着李绚风尘仆仆的样子,他有些感慨的说道:“你这回回来用了几天?”</br>“三天。”李绚躬身,然后才站了起来,拱手说道:“臣接到圣旨时在唐古拉山之中,将兵权交托左卫将军王孝杰,这才回身,回到玛多之后,将都督印交托张公,之后又回到兴海,嘱托姚长史今年秋收,然后便马不停蹄的赶回了洛阳。”</br>“朕知道,你路过长安,都没有给家中捎去一封信。”李治轻声感慨。</br>李绚拱手:“圣命所在,一切都要让路。”</br>李治暗淡的笑了,随后脸色收敛,低声说道:“太子的事,你已经都知道了吧?”</br>李绚沉沉躬身,说道:“臣在昌州听闻太子有变,实属万分诧异,故交托兵权之时下令,昌州除后勤辅兵,其他人等,一律不许后撤。”</br>“朕问的不是这个,伱心里清楚。”李治目光直直的盯着李绚。</br>李绚再度拱手:“陛下,太子之事,臣所知不多,但朝中既有查获,那么便是无可辩驳之事。</br>至于之后,那是三法司和政事堂,还有陛下的处置之事,不管陛下做何决定,臣俯首听命。”</br>“你还是一样的滑头啊!”李治神色温和了下来,看着李绚,摇摇头,说道:“朕不管三司和政事堂,二十七郎,此事你是什么想法?”</br>李绚躬身,略微沉默,然后才开口说道:“陛下,太子为人醇厚,为相王时,便曾多尽孝道,为太子后,身边朝臣多矣,多有宰相参赞,也有英才辅政,但即便再贤明之君,身边也难免有小人作祟,勾连叵测,任心肆意,以至于酿成大祸。”</br>李治坐在上方,轻轻点头,摆摆手,示意李绚继续。</br>李绚拱手,继续说道:“太子,既是人君之属,也有人臣之责,小心谄媚,以至顾上而忘下,失明聪于内外,一时昏乱,以至陷无可救药之境,内外人等,皆有重责……臣亦是如此,请陛下责罚。”</br>说完,李绚再度沉沉跪下,磕头在地。</br>“内外人等,皆有重责。”李治轻叹一声,微微摇头,说道:“朕亦有责,没有看管好二郎。”</br>“朝政纷乱,敌影频频,陛下苦心孤诣,终至天下安定,虽难免有失,但天心不责。”李绚再度叩首。</br>“是啊,朕已经尽力了。”李治抬手,叹声说道:“好了,你站起来吧。”</br>“喏!”李绚再度躬身,然后小心的站了起来。</br>“如今朝中,东宫一众僚属,多有不安自责而自缢之人,亦有家中惶恐畏惧之徒,朕不想累及太多,欲纵之,何如?”皇帝身体微微向前,目光直接盯在李绚身上。</br>李绚眼神微微一缩,皇帝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要放过东宫一众僚属吗?</br>不,他是在询问,是要放过太子吗?</br>李绚立刻嘴唇紧闭,废太子这话,绝对不能从他嘴里率先说出。</br>李绚拱手,肃然开口道:“陛下,臣自西北而归,过陇西,入三辅,进长洛,一路以来,田野丰收,百姓安乐,东宫一众臣子两三年来多有功劳,如今虽有大过,但三法司论罪,依旧需考量其功,之后,是杀是贬,全在陛下一念之间。”</br>李绚说完,再度沉沉躬身。</br>他相信他的话,皇帝能够听懂。</br>东宫的臣子,有功有过,三法司论罪。</br>太子,有过有功,三法司论罪。</br>一切依唐律而行。</br>李治轻叹一声,说道:“家丑不可外扬啊!”</br>李绚沉沉低头,现在知道家丑不可外扬了,那一开始太子做错事的时候为什么不阻止。</br>现在到了一切无可挽回的时候,却开始后悔感慨……虚伪。</br>李绚拱手,说道:“太子之事是陛下家事,也是大唐国事,此事诸位宰相亦有态度,陛下不妨听一听。”</br>皇帝想废太子,但却又担心废太子之事带来的一系列恶劣影响。</br>普通百姓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真正看透这一切背后权力操作的人。</br>这些人都是当世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