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大军主帅之争(1 / 3)
<b>inf</b></div> 长安西郊,渭水河畔。
旌旗招展,刀枪林立。
无数士卒站立渭水两岸,迎接刘仁轨还朝。
李绚站在人群中央,侧后的马车里李贤还在酣睡。
昨夜太子妃突然不舒服,消息甚至传到了彭王府,就在李绚要出门时,消息传回,太子妃没事了。
李绚都被惊醒,李贤更是整夜没睡。
现在又要出城来接刘仁轨,等着等着,李贤就睡着了。
收回目光,李绚的眼底,闪过一丝阴郁。
他可能犯了一个错。
前几日狄仁杰遇刺之时,李绚一开始就将元凶盯在了李敬业的身上,这让他忽视了很多。
李敬业不是愚蠢之人,他不会轻易做这等蠢事。
一旦惹恼了武后和皇帝,那么根本不等他前往柳州,一杯毒酒就会直接赐下。
然而这番动作之下,武后竟然没有那么恼怒,只是告诉李绚和狄仁杰,这件事需要慢慢处理。
当然,处理李敬业一党需要时间。
但如此之下,李敬业也赢得了缓冲之计。
那么这段时间,李敬业想做什么?
还有,如果那夜狄仁杰没有提前安排,那么一旦他死了,谁会是第一个被怀疑的目标?
北门学士。
刘祎之刚死,刺杀狄仁杰的刺客又和密卫有关,那么不是北门学士,也是北门学士。
北门学士受到打击,但偏偏他们又是无辜的,他们会怀疑谁?
太子。
必然是太子。
偏偏李贤和李敬业还有一定关联。
之前的风波之中,李贤已经展示了自己的手腕,他并没有人们想象当中的那么好对付。
他对密卫也并非完全没有掌握。
而这,必然来自于皇帝的允许。
无形之中,昭示着皇帝对太子的信任。
密卫的权限,皇帝也开始朝太子转移一部分。
真实情况如何,李绚也不清楚,他轻易不会去试探,因为这些事情根本与他无关。
有吐蕃这个威胁在,没有人会轻易动他,但如果吐蕃人大败,李绚说不定会倒霉。
但太子和北门学士之间的矛盾就会激化。
李绚有种感觉,李敬业的手段不会仅此而已。
他真正的目的,在于要让太子和北门学士斗争不休,将皇帝和武后也牵涉进去。
如此一来,就没人再关注他了。
皇帝的身体也就在数年之间,李敬业等的起这个时间。
李绚看到了李敬业的想法,但是他什么都做不了。
现在这个时候,皇帝和武后盯着所有一切靠近李敬业的力量,任何人接近都要倒霉。
李绚不得不承认,李敬业的目光的确有些独到。
但可惜,李敬业算计的再完美,恐怕也想不到,李贤竟然会犯致命的错误。
任谁都挽回不了的错误。
……
收回心思,李绚的目光看向左右两侧,左侧是岳父刘元朗,伯父刘元神,刘元气,刘元清在内的刘家人;右侧是尚书左丞崔知温和手下的尚书省官吏。
刘仁轨毕竟没有大破吐蕃,虽然收复了大半的吐谷浑故地,击杀了数万的吐蕃骑兵,但终究只是小胜。
甚至太子郊迎,都已经算是超出礼遇。
至于百官郊迎,等他灭了吐蕃,擒拿吐蕃赞普回京再说。
一匹快马疯狂的从远处而来,上面的小旗快速的挥舞。
李绚立刻明白,刘仁轨回来了,他的心头忍不住就激动了起来。
这一阵长安的风波不断,而且似乎还有越演越烈的打算,而朝中群臣,似乎没有一个能够镇压得住局势的。
刘仁轨回朝,朝中的人心,李绚的心,一瞬间都安定了下来。
……
“左相!”李贤对着从马上下来的刘仁轨沉沉的拱手,刘仁轨立刻扶住李贤,呵呵笑道“殿下愧煞老臣了。”
“左相应当的。”李贤笑笑,站立起来,然后伸手将刘仁轨请进了自己的太子车架之中。
李绚和崔知温相互对视一眼,两人分别向两侧摆摆手。
下一刻,兵部和宫中的人手,已经开始接管刘仁轨带回来的西北道行军大元帅的半朝銮驾。
到此,刘仁轨这个西北道行军大元帅的使命终止。
太子车驾带着刘仁轨一起前往大明宫。
皇帝天后,还有朝中的文武重臣,全部都在等着刘仁轨述职。
李绚和崔知温两个人骑马跟在车架两侧,虽听不清里面传出声音,但不时响起的笑声,也让人感到其乐融融。
从西城到大明宫,再在含元殿内,一路上没有出任何意外。
大殿之上,关于李敬业和刘祎之之事,刘仁轨出乎意料的根本没有提及半句。
只是当着群臣详细的叙述了青海这大半年战事的详情。
李绚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听到了他自己在这一战的评价。
刘仁轨很是收敛了一番李绚的锋芒,很多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