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攻宋(1 / 2)
步兵九个师的将领,枢密院也做了大规模的调整。天策府在江南招募的豪杰中的佼佼者,都被玄阳安排到步兵九师中。
水军这边变化也不小,新成立了一个师,有了四个师的编制。
第1师:阮小二。第2师;张顺。第3师;李俊。第4师:阮小七
其中,水军第一师和第二师在江南协助大军作战。第三师驻守唐州、瀛州,鸭绿江防线。至于第四师则是封锁长江,隔断南北。
天策府这次整军扩编,要说动静最大的还是警卫军。
警卫军的编制和羽林军不同。营以上不是团而是旅。
警卫军一个旅4500人,由三个营组成。一个军是25000人,由五个旅组成。
其实,警卫军的一个军的兵力和羽林军的一个师的兵力是相等的。只不过,警卫军的主要职责是驻守地方,旅、营两级的编制反而更适合一些。
第一军:薛永。第二军:刘唐。第3军;李天锡。第4军;龚正。第5军;周通。第6军;刘敏。第7军;鲁成。第8军;郑彪(驻守浙州)。第9军;谭高(驻守闽州)。第10军;杜微(驻守荆州)。第11军;阮小五(驻守唐州)。第12军;方腊(李俭)驻守瀛州。第13军;方垕(李洵)带领三个旅驻守梁山。邢政带领两个旅驻守二龙山。第14军;燕顺。第15军;杨林。
天策府的根基之地,玄阳都派遣了最信任的人驻守。
比如说唐州,玄阳就交给了阮小五。
阮氏三兄弟不仅是最早上梁山的好汉,还是玄阳唯一一个主动上门拜访邀请上山的好汉。所以唐州交给阮小五玄阳是比较放心的。
而瀛州则是交给方腊;方腊出自李氏,是玄阳的嫡亲大伯,有自家人看守瀛州,玄阳还是非常放心的。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方腊是明教教主。如今天策府蒸菜收编明教,方腊前往瀛州坐镇,是最好的选择,也方便天策府整合明教。实际上,这也确实是方腊主动要求的。方腊身为一方势力之主,又是玄阳长辈。最好的归宿就是留守后方,坐镇瀛州。
而玄阳的起家之地梁山,则是交给方垕(李洵),方垕(李洵)的辈分比方腊还要大一辈,是李氏现存辈分最大的。方垕(李洵)在江湖厮混多年,经验丰厚,眼光毒辣,当年方腊初入江湖的时候就是方垕(李洵)带出来的。梁山交给方垕(李洵)驻守再合适不过。
警卫军15个军,就是天策府为大宋准备的。
不过天策府的规划虽然很好,但是,一下子扩编要那么多兵力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政和八年,6月底。
天策府麾下的军队和将领,调动的越发的频繁。
七月,由于禁卫军的兵员、将领、马匹等都是在全军挑选,枢密院直接抽调。于是率先完成了整编。
七月中旬,禁卫军三个师,登上了水军战船,沿着南方的海岸线西进。
七月20号,禁卫军突袭广州,进攻广南东路。
大宋开封城,依旧是歌舞升平,见不到丝毫战争的气息。虽然,天策府占据江南四路,但是,徽宗皇帝只是召开的三次朝会,任命童贯为主将,负责抽调大军,征讨天策府。自己就万事不理,享乐去了。
8月15号,优先组建的警卫军14军(燕顺)被枢密院调往广南东路,协助禁卫军,并且驻守禁卫军攻占的城池。
10月底,广南东路全部沦陷。
而后,禁卫军调转方向,继续向西进攻广南西路。
11月初,骑兵第一师,步兵第一师,在水军的帮助下,登录雷州。
五个师的大军,分南北两路同时攻击广南西路。
面对十几万精锐大军的进攻,广南西路的守军几乎是一触即溃。能坚守城池的都没几个。
12月底广南西路被天策府收入囊中。
随后,枢密院调派警卫军15军(杨林)驻守广南西路。
政和八年。
随着天策府大规模进攻大宋,北方大地反而平静下来。
辽,金开始议和,双方都在积聚实力,准备一战而定。
而大宋因为天策府的进攻,徽宗命童贯开始主导募兵练军,但是,徽宗奢靡的生活依旧没有停下半分。
让颇有几分有为之向的大宋,蒙上更重的一层阴影。
宋徽宗这位喜欢换年号的皇帝,本该在这一年更换年号,但是,军事上的失败和南方局势的糜烂,让大宋君臣都没有了心思。
政和九年一开年。
天策府就开始了大动作,枢密院这边准备了三路大军和一路偏军。
1月中旬。
骑兵第一师,步兵第一师,步兵第四师,警卫军第六军、警卫军第七军。近13万人马,组成第一路军,攻伐荆湖南路和荆湖北路。
骑兵第二师,步兵第五师,步兵第六师,警卫军第四军、警卫军第五军。近13万人马,组成第二路军,攻伐西南;夔州路、利州路、梓州路、潼川府路、成都府路。
禁卫军三个师则是调回,和步兵第七师,步兵第八师,步兵第九师、警卫军第一军、警卫军第二军、警卫军第三军,二十多万人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