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主权生意,准国家(2 / 4)
年过节搞点就行。
没人可以置身事外,只要是沾着这件事情的人。
现在问题是不但暴露了出来,张浩南还玩得很绝,直接做成凶杀案,不得不让司法部门介入,而且一定是最高法和最高检,因为涉及到了濠镜澳特别行政区。
毕竟当初他是县长,还是老县长,但也就那样。
“阿龙,现在派头不错啊。”
证券所从建立到现在,翻车的很少,当然这个很少,是跟金融部门相比较。
虞龙客客气气地发了一圈烟,这些老头儿虽然没有徒子徒孙撑腰,但也确实潇洒,在京城还是有面子的。
又不是天天上电视的级别,能随便买“霍西”A6已经相当可以。
“急啥啊,让他们再等半个钟头好了。”
一共五个老头儿,四个戴着老花镜打升级,剩下一个凑着搓“长生果(花生)”吃。
“你要考虑清楚啊,扳倒虞敬业不算啥,但朝后有啥恩怨,估计要来寻你的。”
“一言难尽。”
虞龙没打算说这事儿是儿子想要干的,但既然都决定了,他这个老父亲,给儿子挡点刀枪也不算什么。
过个三五十年,他还活着肯定最好;倘若见了马克思,至少儿子也不会过得乱七八糟。
因为张浩南才二十来岁……
他虞龙虽然是当兵的出身,可不代表他不会算数。
而此时国事访问已经结束的张浩南,还没有回国的原因,是要去一趟开罗。
有一个非常奇葩的买卖,赛义夫打算做个中间人。
在“下尼罗河联邦共和国”的首都,赛义夫邀请了本地的政府要员,以及“白尼罗河联邦共和国”的驻开罗大使。
谈论的生意是关于主权能卖多少钱。
两国争议的地方在靠近红海的三角区,但现在已经是“下尼罗河联邦共和国”的红海省一部分。
“白尼罗河联邦共和国”因为全球殖民体系瓦解过程中的孱弱,导致它失去了哈拉伊卜三角区,经过多年的国家建设,终于成为了全世界最贫困的国家之一。
当然这事儿硬要说跟“下尼罗河联邦共和国”和“白泥罗联邦共和国”有多大关系,也谈不上,纯粹还是小不列颠当年被毛子和“不孝子”折腾过后,索性继续贯彻祖传“搅屎棍”大法。
反正“南白泥罗”一直闹着要分家过,毕竟“南白泥罗”主要讲盎格鲁语,信的是基督教,跟北边儿不那么黑的,属于异教徒。
张老板受邀在开罗看金字塔谈生意,跟“南白尼罗”也没啥关系,跟哈拉伊卜三角区也没啥关系,而是跟一块不毛之地有关。
这块地叫“比尔泰维勒”,从历史民族习惯上来说,曾经居住在这里的土著,跟南边的“白尼罗河联邦共和国”关系更亲近一些。
所以,在一百多年前,先从“下尼罗河”分了出来,过了几年,划到了“白尼罗河”,但是……
这破地方哪有哈拉伊卜三角区香啊。
要啥没啥。
就是字面意义上的要啥没啥。
不毛之地。
就是字面意义上的不毛之地。
这里连一间房都没有。
也没有公路。
人类活动痕迹很少。
曾经的土著也只是曾经,现在部落都不往这里放牧,怕牲口渴死、热死、毒死……
除了冒险家来装逼插旗说建国了,根本没人来。
运行一块土地的费用是很高的。
所以两国一直在推诿,都想要哈拉伊卜三角区,这样还能蹭点儿“青尼罗河共和国”的水资源,还能从阿斯旺省买点水电听《渡口》。
一切生意还得看双方需求。
赛义夫管着卡大佐的基金会,有些生意别人不好做,他做起来还是很轻松的。
首先,“龙盾安保公司”之前打算在开罗搞个非洲司业务中心,带训练基地的那种,这就说明有用地需求,而且不是城市办公楼那种。
其次,赛义夫知道张浩南能搞到一些规模不那么大的杀伤性武器,巧了么这不是,赛义夫想整点儿,可是在的黎波里建设“中械师”那不现实,盖个仓库?先把当初不小心掉了汉语版原子弹使用说明书这事儿讲清楚。
所以,即便有军事采购,公对公才是唯一途径,有啥政治利益上的交换,起码也能放公开场合说,跟卡大佐不搞暗的。
不是不想,而是没意义。
这就是个傻鸟。
因而赛义夫寻思着,就是从第三国借道,可借道的话,怎么着好像生意还是差那么一点儿意思。
不够丰富。
赛义夫想要生意做更大一点。
他想做“阿拉伯世界中性价比产品的总经销”,卖不了“真理”,还卖不了反坦克火箭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