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这老大家的,惯会耍这些小心计(1 / 2)
村长家在村里也算大户,祖上出过几个读书人。
这一箱子的书就是祖上传下来的。
虽然关于治学之道的书大多已经丢失,如今剩下的都是些杂谈野记,但是这个年代,书籍纸张都是极贵重的东西。
那一木箱子书,少说也有几十本,加起来也是价值不菲。
最后,还是周鹤川开口拦住了村长,只让林六娘挑了几本带走。
林六娘拿走了那本看着像食谱的书,又挑了两本。
不知怎的,看到那箱子书的时候,这三本书格外的吸引她,让她不加犹豫地就做出了选择。
村长心里知是周鹤川不愿意占这个便宜,也不再强求,只说林六娘若是那三本看完了,随时可来他这里借阅。
送这对小夫妻出门的时候,还笑呵呵地又夸了一遍林六娘,“想不到周二侄媳也是个识字的人,与周二侄倒是十分般配了。”
这年头,普通百姓家的男娃都难有读书认字的机会,何况女娃。
像林六娘这样展现出认得几个字的样子,在他们看来,已是很了不得了。
回到周家,吃过饭后,只剩周鹤川和林六娘独处的时候,周鹤川提起了这个话题。
“你在家里曾读过书?”
林六娘彼时正坐在床榻边,翻着她今日下午一眼看中的那本食谱。
她虽幼年在父亲教导下认得几个字,但是识字有限,这书里的字也并非全然认得。
正当她苦恼时,便听得周鹤川这么问了一句。
她如实回答道,“我爹是个教书先生,从前在世时曾教过我一些。”
林六娘的爹是在她五岁时病逝的。
比起出生后就没能见上一面的娘,林六娘对自己的爹有很深的印象。
因此提起时也满脸自豪,“我爹也是个秀才,那时候好多人来请他做先生哩!”
这方圆十几里都是穷乡僻壤,学生都少,何况是教书先生,又是个秀才。
想当年周鹤川小小年纪展现出过人才智,周寡妇不愿浪费他的天赋,费尽心思才把他送进县里的一个私塾,给他找了个秀才老师。
周鹤川根据林六娘的这些信息,很快就推断出,“你爹可是小集村的芳洲先生?”
林六娘的爹,姓罗名万化,号芳洲。
林六娘一脸惊讶,“你也认识我爹?”
周鹤川望着林六娘充满稚气的脸,“芳洲先生才华出众,名声在外,我从前也常常听说他的名号。”
竟是芳洲先生的女儿。
周鹤川心里叹了口气,心道这位芳洲先生也算性情中人。
他原不是这县里各村的人,听说原是京城人士,落榜后四处散心来到小集村。
对小集村的一位农女一见钟情,便留下来做了一位读书先生。不知是什么缘故,生下来的女儿也是跟妻子姓的,旁人都暗地里笑他做了上门女婿,但是芳洲先生却并不放在心上。
给周鹤川启蒙的那位秀才老师和芳洲先生是同窗,曾多次惋惜,如若不是当年芳洲先生一朝不慎,中了小人的暗算,误食巴豆,何至于名落孙山!
后来便听说芳洲先生的爱妻难产去世后,芳洲先生也大受打击,忧思成疾,英年早逝。
想到这里,周鹤川心里不由生出一股怜惜。
他柔声道,“你若是有什么不懂的,便来问我。”
林六娘听他这样说,便把手中的这本书拿去问他。
这本书里图画偏多,讲的又是些饮食之事,理解不难,但也有些生僻字词。
周鹤川便一心一意教起她来,林六娘悟性高,学起东西来极快,倒让周鹤川十分意外。
他不由得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这位小妻子,她身量瘦弱,脸蛋只有巴掌大小,那双眼睛却黑得发亮,透出些机灵的神采。
听娘说,她是被家中舅母卖过来的,自己也本以为她是个不识字的贫苦农女,不料她还有这样的身世,还是文人之后。
一时间,周鹤川对林六娘更多了些温情和耐心。
就在这一教一学中,夜深了,两个人便如昨夜一般,在床榻各占一边歇息了。
第二天一早。
一大家子在屋里吃过早饭。
周寡妇说起今天的打算,“咱家田里还剩些菜没收,今天收了,改明儿拿到县里卖掉。”
她看向孙二翠和林六娘,打算叫一个儿媳和她同去。
还没等她说话,孙二翠便急急开口,“娘,今日我得在家看着小牛,前些日子二弟给他布置的作业还没完成,这孩子贪玩,得要个人在他跟前。”
要知道这收菜可不是什么轻松活,得在田里干到太阳下山,因着田地离家有段距离,中午也不回来,带个干面馒头便算是午饭。
这样辛苦的活,既然林六娘来了,便让她去干吧!
孙二翠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周寡妇将信将疑,“你又不识字,小牛的作业让鹤川看着就行了,你管着有什么用?”
孙二翠讪讪道,“哪能老麻烦二弟看着小牛?我盯着他不去疯玩,再说家里的活计还要我做呢!”
周寡妇看出来了,孙二翠这是嫌去田里的活辛苦,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