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周鹤川被翰林院同僚穿小鞋(1 / 2)
太子起初是不信的:“玉华什么性格,本宫还不知道?她连柳大娘子的娘家是谁都不清楚,想来不过是那柳大娘子惹了她……”
太子身边的人不同意:“殿下此言差矣,玉华公主是不懂事,和她身边的人都是淑妃娘娘给她拨的老人,焉能不提点她?将来是曹淑妃默许,再往深处了想,曹家怕人看出来,借着玉华公主的手,借着玉华公主的口,向平江府都指挥使示好,也向……安王投诚。”
太子渐渐被说动,脸色变化莫测,他攥紧了拳头,恨恨的念着安王的名字:“真是本宫的好皇弟啊!还有曹淑妃和曹家,先前本宫欲拉拢她,她都装傻充愣,原来不是不想搅进来,是看不起本宫这个太子!”
玉华公主不知道太子已经被手下人说动,对曹淑妃和她起了戒备之心,但因为之前曹淑妃的那番话,玉华公主觉得一个脑袋两个大,索性不再去找太子,也不再跟她的皇兄们接触。
但落在太子眼里,便更加坐实了曹家投奔安王的“事实”。
于是太子的手下在太子的授意下,在朝堂上三番几次对曹家人发难。
这是自然没瞒过曹淑妃,当曹淑妃的嫂子进宫拜见的时候,有意无意说了此事。
曹淑妃心里一个咯噔,心知事情的发展往不好的地方去了。
于是曹淑妃嘱咐父兄多加隐忍,不可在朝堂上冒尖,不可乱了阵脚,让旁人找出漏洞。
曹淑妃另一方面心里也知道,她和曹家是必须压一个注了,可是到底压谁呢?
太子?平王?还是安王?
所以说现在太子对她们不满,但若是曹家有意投诚,日后太子登基,看在她和玉华的面上,这富贵无忧还是有的。
玉华公主完全不知道母亲的担忧,她这个人事情从不过脑,当时担心了一小会儿,随后就抛之脑后了。
更何况玉华公主的婚事近了,她最近忙着试嫁衣,准备出嫁。
经过这些天的考察,她对苏澈还算是满意,苏澈虽说有些不解风情,但对她百依百顺,因此也欢天喜地的嫁了。
只是婚后两人闹了些小矛盾。
按理说整个苏家对玉华公主毕恭毕敬,加上玉华公主和苏澈常年住在公主府,应该没什么矛盾。
坏就坏在苏澈修书的事情,之前苏彻和周鹤川共同接下了修书的任务,因为要成婚,苏澈还特意请了几天假,在家陪公主。
婚假结束了,苏澈也该回去工作了,谁知玉华公主不高兴了,觉得苏澈把她娶回家态度就冷淡了。
苏澈又是买东西又是写情书,不解风情的他绞尽了脑汁,还向周鹤川讨教,最后在周鹤川和林六娘的共同建议下,给玉华公主写了整整三页纸的情书。
本来以为这下该把玉华公主给哄好了,能回去工作了,谁知道玉华公主这下子倒是不生苏澈的气了,反倒生起了昭文帝的气。
玉华公主觉得是父皇安排的太不合理,导致她跟驸马新婚却没有时间在一起,还觉得修书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周鹤川摆明了是得罪了人,才被派去做这样的事情,自己的傻相公倒好,不但不躲远点,还乐呵呵的凑上去。
于是玉华公主求到了昭文帝面前,好一阵软磨硬泡,愣是把苏澈调到其他地方去了。
对于玉华公主不打一声招呼,就做出这样的事情,苏澈也生气了。
但苏澈是生闷气,他不敢跟公主发火,就跑去跟周鹤川喝酒,“她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来?这修书传学问是多少读书人的理想!我知道公主自小娇生惯养,下嫁于我,是我的荣幸,公主是陛下掌中珍宝,难免有些娇气,我一个大丈夫自然该让着她,可也不能整日陪她在闺中玩乐吧?”
其实苏澈心里也知此事已成定局,此来不过是跟周鹤川诉说心中苦闷。
苏澈来找周鹤川喝酒,反倒把自己喝醉了,不过喝到最后还记着玉华公主讨厌他喝酒,不敢回去,便在周鹤川家住了一晚上。
林六娘瞧着周鹤川把苏澈扶到客房,苏澈还拉着周鹤川的手说:“周贤弟这修书的重任,此后就交给你一人了,你一定要好好做,这是能名垂千古的事……”
第二天苏澈酒醒,直接跟周鹤川一起上朝,下朝的时候还没出宫门口,就被怒气冲冲的玉华公主逮回了家。
自此修书的重任彻底落在了周鹤川一个人身上。
而自从苏澈离开翰林院去了吏部,翰林院里针对周鹤川的排挤就愈发明显了。
周鹤川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自然成了翰林院里这群老油条的穿小鞋对象。
本身周鹤川忙于修书的事情,已经是转不开身,偏偏他们还总是借故把其他杂事扔给他做。
接连好几个月,周鹤川回来的时候,外面的月亮已经高悬在树梢上。
然而翰林院发生的一切,都被翰林学士曹元翰默默收到了眼中。
周鹤川并不是个任人搓圆拿捏的,翰林院其他人有心刁难他,拿许多无关紧要的小事给他做,叫他抄书整理书目,把本来上级派给其他人的任务扔到了周鹤川头上。
第一次周鹤川帮着做了,这群人变料定,他是个好欺负的,第二次更肆无忌惮的扔了一堆事情过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