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正直的小贩?(1 / 2)

加入书签

揣着无价之宝的青铜锈剑,陈宇离开把他封杀的长城,驾驶着从特情局借来的车,开启了他真正的京城之旅,也可以称之为捡漏之旅。

众所周知,京城有两大古玩市场,名震华夏。

第一个是琉璃厂文化街,位于西城区和平门外,辽时叫海王村。元明时曾设琉璃窑厂,因此有‘琉璃厂'之称。

清初古董商开始在此经营,乾隆时已成为古玩字画、古籍碑帖及文房四宝的集散地,近现代这里更具有文化街的特色。

第二个是潘家园旧货市场,是一个经营范围极广的市场,占地四万八千五百平方米。位于三环东南角,是全国最大的旧货市场。

店铺商户和大棚全年开放,文物书画、文房四宝、瓷器及木器家具等,共有三千多个摊位,十几个民族都有人在此设摊经营。

各地有各地的风土人情,但对古玩行的人来说,各地最美的风景,便是当地的古玩市场与文化街。自然,琉璃厂和潘家园成了陈宇非去不可的宝地。

第一站,琉璃厂,陈宇从入口步行进入,逛了足足两个小时。

出来时,却难免有些失望,他两手空空,一无所获。

倒是有漏,但不是太小,就是太差,根本不值得被陈宇买来收藏。

如今陈宇的身价,也早就过了通过捡小漏倒手赚钱的阶段。

现在,陈宇不缺钱,缺的是宝贝。

但琉璃厂让他失望了,没碰见他想要的宝贝。

很快,陈宇又平静下来。漏少,其实是件好事,说明京城的高手多。毕竟孔昌这种国家级文物宗师,都住在京城。

想在老狐狸这个级别的人物眼皮子底下捡漏,哪儿那么容易?

于是陈宇开始摩拳擦掌,恨不得马上解决魔都那边的争端,然后直奔京城,跟帝王之都的高手们过过招。

收拾好心情,琉璃厂的打击没有令陈宇消沉,陈宇再次出发,去下一站。

潘家园。

全国最大的古玩市场,别说捡漏,能在一天之内,把所有的摊位和店铺看完,都算本事。陈宇不信,潘家园海量的旧货古玩摆在那里,他捡不到漏?

事实证明,陈宇的想法十分正确。潘家园赝品多如牛毛,真品也是有的。

“老板,这个怎么卖?”陈宇捧起一个摊位上,一卷大部头的书法问道。

说是大部头,这一卷书法可一点都不小,绢本展开后足足长达十米。

十米长的绢本上,有着足足两千四百四十五个字,笔法丰富,字势飒爽,难得一见。每个字都美得惊艳,令人**。

这是宋代,米芾的字。

康有为曾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

宋代书法家讲求意趣和个性,而米芾在这方面尤其突出。

宋代书法以行书为主,宋四家‘苏黄米蔡’是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其中的米芾算是宋四家中首屈一指的人物,他的书法对后世的影响特别深远。

时至今天,我们在国展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习米芾的书法家。

米芾,字元章,时人称呼米海岳,精通诗词文章,在绘画上有很高的造诣,创造的‘米氏云山’对绘画理论有独到的见解。

他是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的绝代大师。其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

宋徽宗诏他为书画学博士,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米襄阳、米南宫。

米芾在书法上用功特别深,为了写好一件作品,经常要写好几遍,有时候写了三四遍之后,也只有一两个字写好了。因此,米芾就有了集字的习惯。

不仅集自己的字,也集古人的字,可谓集大成者。

米芾留下了很多传世的名篇,被后人珍藏学习,其中一幅,便是陈宇从潘家园地摊上捧起的这一卷大部头书法,《离骚经》。

乾隆皇帝曾给出《离骚经》很高的评价。‘此贴端庄流利,世称无双。’

可是就这样一部举世无双的书法大作,竟然被摆放在地摊上,很是玄幻。

它保存完好,除了少许的褶皱和浅浅的伤痕,几乎没受到过任何伤害。

更离谱的是,小贩眼皮一扫,竟然还认识它,张口便能说出它的名字。

小贩答道:“哦,那个是米芾的《离骚经》赝品,想买的话,二十万。”

陈宇听了懵比不已,诧异道:“你直接说它是假的?”

按照惯例,谁来买东西,不管看上啥了,小贩一定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从盘古开天辟地讲到昨天晚上隔壁家的婆娘生了对双胞胎。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摊位上的垃圾,卖出一个理想的价位。

几乎全世界的古玩摊贩都是这么干的,魔都城隍庙古玩市场的奸商,包大仁和金大牙,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老王头炸油条的长筷子,都敢标价十几万。

而眼前这名瘦不拉叽的小贩,竟然如此真诚与正直?

很快,陈宇就从隔壁摊贩的口中,得知了真正的缘由,不禁感到好笑。

原来是,这名小贩,之前一直是这么做的。谁瞄一眼这卷《离骚经》,他马上跳起来,不管人家听不听,当场把这玩意儿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