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找到财路(1 / 2)
南方的冬天有太阳的日子还是比较暖和的,一到阴雨天,到处阴冷阴冷的,子晴的事情就比较多,要给沈氏准备火篮,(就是竹篮里有一个小陶瓷瓦罐,里头放点木炭,上面有个铁丝网的盖子,南方的农村老太太几乎人手一个。)还要帮沈氏把洗好的衣物用火篮烤干,而且洗衣服也成了苦差事,冰凉冰凉的,出门还要套上厚厚的笨笨的木鞋底,这还是子福穿剩下的,不是十分合脚,走路和企鹅差不多,没少摔跤,子晴心里的怨念不是一般的深,因为南方的冬天阴雨天居多,子晴都不记得自己摔过多少次了。
子福有一双据说是麂子皮的靴子,雨天穿上很轻巧,子禄说是故去的萧老爷子送给子福的,看子福雨天上学很不便利,而子福又自小表现得聪敏好学,甚得老人家的欢心,便送了他一双靴子,冬天穿上也暖和。等自己挣了银子,第一件事就是要给自己也买一双轻巧的靴子,所以,就为了走路不摔跤,子晴也要快一点找到挣钱的法子。
子晴正发愁怎么找财路,子禄就过来说要去墟市,两人拽着子福,兄妹三人在墟市里东走西顾,子晴发现卖年货的多了,各色干果,花生、瓜子、大枣、干桂圆、山核桃等,还有腊肉,板鸭,板鸡,以及各种野味肉干,倒是没有腊肠,可能这里的人还不会处理肠衣吧。还有卖布花、彩绸的,鞭炮等,子晴总觉得少了什么,转了一圈,原来没看到卖对联、红灯笼的。
“大哥,怎么没看到卖对联的?”子晴问道。
“傻丫头,读书人都很清高的,一般都是书店花钱请人写好了再卖,咱们镇小,没有书店,要去安州城里买。要不就是拿点东西请村里的读书人写写,你忘了,咱爹每年都要帮别人写不少?”子福说道。
子晴心里的念头一闪,“大哥,你想不想帮家里挣点小钱。”子福的眼睛一亮,显然也想到了。
回到家,子晴跑到沈氏的房间,“娘,你能借给晴儿一百文钱吗?我保证我过几天一定会还给你。”
“一百文?这么多,小孩子家家的,你要这么的钱干什么?”
“娘,你就借吧,哥哥说要去卖对联,可是没有钱买红纸,他不敢来和娘要。”
“你就编吧,肯定是你撺掇你大哥的,你大哥会写什么对联?”
“不是还有爹爹在吗?你放心吧,我保证会还你的。”
“真是磨不过你,给你大哥叫来。”沈氏从箱子里拿出一串钱。子晴简单和子福低语几句就把他拖来了,沈氏嘱咐了几句后把钱交给子福,子晴拉了子福就要直奔街里的小杂货店。
“晴晴,你怎么说风就是雨的,毛毛躁躁的。不过你居然能从娘那要来一百文钱,倒是让我刮目相看。”子福说道
“娘可是看你的面子啊,我可是给娘打了包票,一定会还她钱的。哥,你想啊,后天就初十了,是大圩,你要赶快多写点对联出来,离过年也没几天了。”
两人赶到杂货店,子晴才知道古代的纸张真的不便宜,一张完好的红纸居然要十文钱,相当于两斤早米的价钱,而一张红纸也就能写二副对联。
“老板,能不能便宜点啊,我买得多啊。”子晴问。
“这个真的不能便宜,不过这边有五文钱一张的,只是有的地方坏了,有洞,一张纸裁一副对联还是没问题的。你们看看,商量商量。”
子晴和子福把破损的红纸打开看了看,有的能裁出一副半的对联,最不济的还能多写几个福字,兄妹俩挑了二十张,子晴又磨老板送了两支破损的毛笔和一块普通的墨,两人一回到家,把东西放进子福的屋子,子晴就要动手裁纸,子福没敢让她动手,怕弄坏了。
“大哥,你别都裁了,裁出一张你就先写,等墨干的功夫你再去裁,不是可以节省时间吗?”
“小丫头还挺聪明的,哥哥听你的。不过,咱们写什么呢?”
“就写喜庆点的,你要不会的可以问问爹去,要不,找找咱爹的书里有没有?”
子晴开始浏览书架上的书,这回可以大大方方地看书了,毕竟这些日子子福也教了她一百多字,虽然会写的没有会认的多,好在子晴对自己的要求不高,一个乡下丫头还是别去冒充才女的好。
子晴找到一本《大夏风俗杂记》,子晴打开一看,里面有对联、灯谜、各地名川大山,佛教道教胜地,甚至于各地风味小吃,农作物种植等。还真是一本有用的好书。
正打算动笔的时候曾瑞祥进来了,“听你们娘说的你们准备去卖对联,福儿,你觉得你的字可以写对联了吗?”
子福一听,满脸愧色,子晴急忙抢着说:“爹爹,大哥并没有打算自己写啊,大哥只是在裁纸,我们准备好了让爹爹过来写。我和大哥二哥负责卖。”
也许曾瑞祥觉得家里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对孩子们的懂事颇感欣慰,因而很痛快地拿起了笔,子晴很庆幸父亲并不是一个迂腐的人。在父亲的帮助下,天黑前终于写好了二十八副对联,子福把剩下的宽一点的纸裁成菱形写上“福”字,窄一点裁成细条,写上“开门大吉”、“六畜兴旺”。
初十早饭后,子晴急切地拿个篮子装上对联,子福带上了一小把稻草,叫上子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