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不平安的平安夜(2 / 3)
内容不支持你的观点,因为这两章内容跟我们讨论的问题根本就不相关。中国大陆既非君主制也非世袭制。
真正值得审慎分析的是第三章和第四章。为了让我们把问题看得更清楚,我愿意先分析第四章,《论北美目前的能力,附谈一些杂感》。这一章的重点,用该章的一段原话就可以概括:“北美大陆此刻已经拥有所有国家中最庞大的武装齐备、训练有素的部队”,然后潘恩嘲笑英国的军力说:“英国军舰的数量多得吓人,但其中可以使用的船只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达不到十分之一”,并且潘恩想表达的逻辑有一个很好的经济学解释:“北美和英国开战获得独立的成本低廉,但收益巨大。”
你觉得,第三章的逻辑适用台湾和大陆吗?如果我像潘恩在书中一样把大陆的军力罗列出来,会是一件很伤同胞感情的事。但是我想,你用常识就可以判断,如果大陆的军力释放到近在咫尺的台湾(这和英国长途奔袭美国可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比较),会是一件多么可怕、对台湾来说代价多么高昂的事。按照潘恩的这个逻辑,他本人一定不会支持台独。
现在只剩下第三章,《对北美当前事态的思考》,是否支持你的观点了。那么让我严格按照潘恩的顺序和逻辑,分析美国应该独立的理由是否同样适用于台湾:
1.美国独立并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制的国家,是世界政治生活的巨大进步。
潘恩说“美洲的事业是全人类的事业”,说“太阳的光芒从未照耀过比这更有价值的事业”,我要问,台湾独立能与美国独立相提并论吗?台湾独立既没有世界性,也没有开创性。今天,共和国早已经遍布世界,反而台湾和中国大陆统一倒能产生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开创性,这就是统一以后,台湾将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实现民主的地区,并且证明一个国家可以实行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
2.北美和英国联为一体并非北美繁荣的必要条件,北美独立后能够继续繁荣甚至更加繁荣。
做为经济学爱好者,我对以下观点比较自信:台湾和大陆统一会使台湾更加繁荣。因为统一后减少的贸易壁垒和增加的商务便利性,加上台湾和大陆经济上的互补,对台湾工商业者来说是一个更大的利好。并且请正视这个事实:大陆已经是台湾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台湾的繁荣可以离开大陆吗?
3.说英国是亲国或母邦是一种欺骗,血缘上和情感上英国都不是北美的母邦。
潘恩说“这个新世界一直以来都是欧洲各地受迫害的热爱公民自由与宗教自由的人士的避难所。”,并且说“在这个地区的居民中,英人后裔也不到三分之一”。这和台湾的情况一样吗?几乎所有的台湾居民都是中国人后裔吧。
4.英国已经向北美开战,情感上北美无法接受与英国和解。
看到这里我才知道《常识》这本书写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和结束前,潘恩说“请体察一下人类的情感和感觉吧。把和解的主张拿到自然这个试金石那里去衡量一下,然后告诉我,你们此后是否还能热爱、尊敬并忠诚地服务于那个曾经在你们的土地上杀人放火的政权?”可是,台湾独立战争还没有爆发,事实上台湾人民自己掌握着是否开战的权利。
5.做为英国的一部分,北美会毫无必要地卷入欧洲的各种战争,并使北美的利益受损。
潘恩说“欧洲王国过于密集,彼此不可能长期保持和平;每逢英国和任何其他国家爆发战争,北美由于与英国的关系,其贸易便会受到毁灭性打击。”可我们中国跟欧洲真不一样,中国大陆在大多数时间里是个大一统国家,不像分裂的欧洲那样国家之间战争频乃。特别在现在这个时代,统一后的台湾不容易卷入战争。而且统一后的台湾可以大幅减少用于防范大陆的军备,用购买军火的钱来改善台湾的民生不好吗?统一后,台湾自身甚至不需要什么军备以防范外来威胁,像现在的香港。
6.英国总是拒绝北美以和平方式提出的请求。
潘恩说:“任何一种平静的争取和平的方法均告无效。我们的历次恳求一再被轻蔑地拒绝,这只能令我们相信,既然只有对抗才能发挥效力,那么,以上帝的名义,让我们与英国实现最后的分离吧。”我们的情况是,是大陆不断提出和平统一方案,从邓公的“一国两制”到现在的“***”,而台湾长期执行的是“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
7.英国距离北美遥远,不能很好地治理北美。
这一点,我不必分析了吧。
8.北美从属于英国违反自然的正常秩序。
潘恩说:“如果是几个没有自卫能力的小岛,确实可以是诸王国置于羽翼之下的合适对象。但是,如果认为一片大陆可以永远为一个岛屿所统治,这就实在太荒谬了。大自然从来没有给出过这样的范例,即让卫星大于它所围绕的行星。”潘恩这番卫星和行星的比喻实在是绝妙,可是让我们把地图拿出来看一看,大陆和台湾,到底谁是行星谁是卫星?
9.只有独立才能带给北美人民持久的幸福。
潘恩说:“无论怎么做,只要不走向分离和独立,都只能是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