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忽悠(2 / 3)
如今这新式军队的指挥作战,自己的思想已经陈旧,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还是将机会留给年轻人吧。
郑经感受到黄廷的落寞,安慰道:“老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再说后方前方都是为国家做出贡献,没有后方的支持,前线将军再能打,也是无米之炊。”
黄廷苦笑道:“大王不必安慰臣,臣自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就不跟年轻人争了,安心做好后勤,等到天下一统,大王请允臣致仕养老。”
“好!寡人答应你,天下大治后,寡人也会卸下这千斤重担,交权力交给后人,免得被人说成老糊涂。”
“大王春秋正盛,怎么忽然考虑到这个问题?”
郑经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若是按照历史的轨迹,明年自己就会亡故,郑氏发生内讧,庶长子被冯锡范与郑聪和次子郑克爽联合逼死。
“寡人是有感历代君主,年轻时都很圣明,等到了老了便糊涂了,因此趁着头脑清醒的时候,将权力交接出去,然后在幕后帮着新君把上几年关,新君也就能稳住了。”
大夏天的黄廷背后冷汗直冒,这话哪是自己一个臣子能够参与的,赶紧岔开话题,忽然想到还没有请大王进自己的官廨。
不由有些尴尬地说道:“光顾着说话,都忘了请大王进官廨歇息了,码头上太热了,还请大王进官廨歇息!”
说完便前面带路请郑经与陪同郑经的一种文武官员来到琼州陆军都督府,进了官廨互相之间见过礼后,按着官位高低文左武右落座。
亲兵送上茶水后,郑经指着夏国相说道:“这位夏先生是吴军的行人,出使我华夏是为了军事援助,希望我华夏为吴军提供一批枪械。
寡人想远水解不了近渴,吴军肯定等不了承天府兵工厂现生产,因此特来华明将军这里,看看琼州能不能将新兵训练用枪腾出一部分,给夏先生带回去?”
黄廷人老成精,哪能不知道华夏王是什么意思,故意沉吟了半天,让夏国相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儿了,这才说道:“腾倒是能腾出一些,不过这些枪械本就是旧枪,恐怕准头会有些差,这旧武器怎么能给吴军朋友呢?”
夏国相赶紧站起来向黄廷拱手说道:“黄老将军不必担心,在下一直在指挥神机营,知道这火铳并不是新枪就好,反而是磨合好的枪械更好用。
在下不怕枪旧,只要能够列阵发射,正常击发不炸膛就行。请问黄老将军能为我军腾出多少杆火铳?”
“老夫一时半会儿科回答不了你,得通过后勤
。官的统计之后,才能做出决定。”
“劳请黄老将军督促一下下属,尽快告知在下,如今我军与满清的战事正在激烈的展开,这批火铳早一天送达,就能早一天派上用场,也能少死很多弟兄。”
黄廷只是敷衍地点点头,转头就对郑经问道:“大王,如今新兵训练也在紧张的进行,随时都有可能扩大规模,这批枪械给了吴军,兵工厂什么时候能给臣补齐?”
郑经摊摊手说道:“如今兵工厂任务紧张,想要补齐缺口估计没有半年以上是不可能的。”
黄廷当时就不干了,立刻追问道:“那琼州的新兵训练怎么办?”
“克服一下困难吧。不行就两个士兵用一杆火铳训练,等到等到新的火铳补齐了再一人一铳,先委屈你们一些日子,我们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朋友落难吧!”
“罢了!臣去询问一下后勤,看看能抽调多少火铳出来,数量不会太多,夏先生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黄老将军说的哪里话,贵部已经给了我军很大的支持,我部是多了不嫌多,少了也不嫌少。”
黄廷转身离开,随军侍驾的张煌言出言说道:“大王!虽然说吴军也是抗清一脉,与我华夏的目标也算一致,但是吴军毕竟已经称帝,与我华夏完全不是两国交往,臣反对大力援助吴军。
更何况还是用我军士兵装备的武器,若是哪天战事突起,我们不能让士兵空着手上战场吧?”
郑经暗自给张煌言点了个赞,这姜还是老的辣,这简直就是神助攻,郑经当即接过话说道:“苍水先生此言差矣,无论是吴军还是我们,大家都是汉人,谁做了这天下之主,都是汉人的天下。
寡人倒是希望吴军能够一统中原,到时候我华夏在海上,吴军在陆上,我们海陆合作,这天下还有我们攻不破的地方吗?”
听着郑经的展望,夏国相苦笑道:“借华夏王吉言,我军如今哪敢奢望全取天下,能够偏安西南已是最好的情况。”
“贵部欲行分裂天下之事?”张煌言拍案而起,怒声问道。
“我大周是汉人,说的汉话,行的是汉人礼仪,一切皆是中国礼仪,如何是分裂天下?不过是政见不同的分治,若是我军是分裂天下,那么贵部岂不更是分裂天下!”
“我华夏向来以天下为己任,从来没有想过偏安一隅,二十多年来一直都是励精图治,等待统一天下的时机,既然贵部不能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任,那就应该归附我华夏,由我华夏主导统一天下的进程。”
夏国相心说这张苍水吹胡子瞪眼睛,目的不还是想要劝降吗?不说自己愿不愿意降,就算是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