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耿精忠与范承谟(2 / 3)
高手,看着郑氏高层多次来大牢中劝降,每一次的态度都很尊敬,这就让狱卒们产生了一种范承谟随时都有可能出去的感觉。
没有人会得罪一个也许第二天就成了封疆大吏的囚犯,除非受人指使,或者脑子有病。
林陛进入牢房的时候,范承谟正坐在铺着稻草的床铺上看书,似乎还看的非常的入神,就连狱卒打开牢门都没能让这个老倌儿抬一下眼皮。
林陛知道这老小子就是故意的,因此他反其道行之,以前王世瑜来劝降的时候都是态度非常尊敬,而林陛可不惯着他。
吩咐自己的亲卫将范承谟手中书本夺走,冷笑道:“本帅知道你想做满清的忠臣,这一点上你比你爹强,懂得忠臣不事二主的道理。
不过你这忠臣忠的对象却是整日想着将天下人都变成奴才的满清朝廷,听说你是前宋范文正公的后人,是也不是?”
“是又如何?”
“本帅是个带兵的粗人,不过也听过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世名句。本帅好奇的是若是范文正公听说他的子孙剃发易服投靠异族,屠戮自己的族人,会不会气的活过来。”
对于林陛这样借着范承谟的祖宗公然羞辱他,范承谟毫不在意,根本不接林陛的茬,轻蔑地说道:“还有比这更恶毒的话吗?老夫受着!老夫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大清之臣,老夫不忠于大清忠于谁?”
“你觉得你忠于满清是尽人臣本分,可是你忠于的满清都干了什么?远的不说离得太遥远,就说这近十多年的事,满清朝廷肆意兴起文字狱,对天下有识之士肆意杀害。
同时一个迁界禁海,让沿海百姓死了多少人,你就不怕这些惨死的百姓半夜到你的梦里找你算账吗?”
“朝廷迁界禁海还不是你们害的,没有你们频繁在沿海骚扰,我大清会出此下策吗?”
“好一个因为我郑氏才让满清朝廷出此下策,若是有一天只有杀光天下百姓才能让满清朝廷存在,是不是你们也认为就该杀光天下百姓?
我家华夏王从来没有反对过满清夺取了大明的江山,大明丢失江山是大明的问题,可是满清夺得江山之后都干了什么?
当初蒙元横扫天下,也没有逼着百姓剃发易服,而是汉人留汉人的发型,蒙人留蒙人的发型,满清可有将天下百姓当成他的子民?”
范承谟根本就听不进去林陛所说的这些话,在他看来无论是剃发易服也好、文字狱也罢,这些都是大清朝的统治手段。
不管使用什么手段,只要让天下尽快平稳下来,那就是好的手段,只有天下安稳下来,百姓才能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
为了天下安稳,无论使出什么手段都不为过。
对于这么个油盐不进的人,林陛也是没辙,既然非要给满清陪葬,那就随便他了。不过以范承谟的官声、民心,不可能当做死刑犯对待,既然不愿意改变思想,那就进劳改营去改造吧。
范承谟没想到郑氏海寇这么不拿士大夫当回事,竟然将他丢进了劳改营,林陛的大军接管福州之后狠狠地打击一批城狐社鼠,严打之下一些民怨深重的青皮混混被执行了死刑,其他没有命桉的混混也被打入劳改营开始整修福州城的街道环境。
就这一举动,一下子争取到了福州百姓的民心,老百姓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感觉过原来福州城还能这么安全,大姑娘、小媳妇再也不用担心上街买个胭脂水粉还要被无赖子调戏,甚至还会出现强抢民女的恶性桉件。
范承谟被安排到了清理城内排水沟的整修工程中,臭烘烘的臭水沟里面夹杂着各种污秽物,味道能够让人将三天吃过的饭菜都吐出来。
在郑军士兵的监督下,一个个劳改犯跳进排水沟里用铁锹将排水沟中的污泥清理出来,用小推车推到城外偏僻的荒地堆积。这些不名之物虽然味道难闻,但是发酵之后却是上好的农家肥。
周边种田的农户是非常愿意将这些污秽物倒进自家的田里,有了这些农家肥的滋养,庄稼会长得格外茁壮。
范承谟出生在富贵人家,从小就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哪里受过如此的委屈。赤着双脚跳进沟渠清理令人作呕的污秽物,在范承谟看来这就是郑氏在羞辱他。
当天晚上范承谟就想自杀,以死明志,可惜的是郑军对他的看管非常严格,根本就没有给他自杀的机会。
连续几天的劳作,范承谟终于适应了沟渠污秽物的味道,就算是刚刚干完活,一身的臭气,也能面不改色地端起饭碗吃饭。
每天范承谟都在苏武牧羊的典故激励自己,让自己有一个努力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可惜的是苏武若是知道他的想法估计会气的从地底下爬上来。
一个为蛮夷效力的背族之人也配和苏武相提并论,连续干了几天活之后,一起干活的囚徒都觉得跟他们一起干活的这个老头儿与他们不一样。
虽然每天跟他们一样的干着最肮脏的活计,但是却在努力的保持着自己的仪容。就连胡子都打理的一丝不乱,看起来倒像是为大户人家子弟教书的西席。
与范承谟配合干活的混混见范承谟每天都不说话,还以为他是哑巴,便好奇地问道:“我等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