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礼贤下士聚人心(2 / 2)

加入书签

商业和军事的大才,直接下野不用,实在是可惜。

以徐处仁治理大名府,让他带出一批年轻的官员,也能给罗炎培养人才。

知识容易灌输,可处理事情的经验,还是得靠现实的磨砺,有了徐处仁的教导,那些年轻官员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用徐处仁治理大名府的第二个好处,就是能给宋庭的官员释放一个信号,表示他不是一个喜好滥杀的人。

这样就可以令他在今后征伐其他城市时,减少很多阻力。

那些官员想着反正投降也不会死,还有机会官复原职,那抵触投降的情绪也就会小很多。

官员不必担心战败身死,守城自然松懈,攻取也会轻松不少。

城市没有遭受战火荼毒,百姓对罗炎他们的抵触也会减少,能更快的赢得民心,聚拢天子之气。

只任命一人,便有这么多好处,罗炎又怎么会舍弃徐处仁。

不过罗炎想让徐处仁为他效力。

但徐处仁却推辞不受:“我乃宋臣,岂可转投大王麾下,请大王另寻高明吧!”

罗炎再请,徐处仁还是不接受。

到后来徐处仁就将面朝着开封府的方向,背对着罗炎,无论他说什么都不理会。

罗炎笑笑,没有再劝说。

他知道今天的劝说,徐处仁是根本不会答应的。

为了自身的名节着想,徐处仁也不会在城池丢失后立即变节,这种行为是会让天下士人都戳着他脊梁骨骂的。

罗炎明知破城之后即刻招揽徐处仁不会成功,却仍然坚持招揽。

也只是对外界释放一个信号,表示自己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让那些有才之人,不要犹豫了,赶紧跟着他来创业。

徐处仁没有答应,罗炎也没为难他,让手下将徐处仁送回了他在大名府的官邸,让人好生照料,若有人来求见徐处仁,也不要阻拦。

对罗炎的命令,他的手下传鹰颇为不解:“大王,这老官既然不愿意为大王效力,咱们为何还要关照他。”

“他会给我效力的。”罗炎笃定的道。

这其实想想就知道,当罗炎手下的年轻官员,执行打土豪分田地的策略,把大名府的土豪士绅纷纷抄家时。

那些武力上无法反抗罗炎的士绅们会怎么做。

当然是联合起来,请徐处仁执掌大名府喽!

到时候就不是罗炎邀请徐处仁,而是百姓请愿。

然后他再做这个大名府的知府,就不算变节投降,士林之中也不会诋毁他,反而会称赞他为民请命。

有些事情就是如此,转个弯,换个角度,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