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野心】(2 / 3)

加入书签

上就可以想到应对之策。

简直不要太恐怖。

“你怎么看上去一脸疲惫啊,是工作太累了吗”

正事谈完。

陈洋就开始询问冯世贵的私事。

可他也不能太直接。

故而就随便找了个借口。

听到陈洋这样问,冯世贵看了一眼贾思宏,又看了一眼陈洋,最终揉了揉太阳穴,吞吞吐吐表示自己并没事。

看这架势。

他是不想说自己到底怎么了。

冯世贵不想说,陈洋也就没有再逼问。

只要不是工作上的事。

陈洋也确实没有强行逼问的道理。

把话说的再清楚一点儿。

冯世贵和蔡苗苗人家两个人吵也好,闹也罢,那也只是他们两个人的事。

别人管不着,也不好管。

在办公室待了一会儿。

陈洋一路熘达着就来到了西环路。

梁建国昨天刚从隔壁领省忠乌市回来。

说是把建材货源渠道给定好了。

再有两三天,梁建国订的第一批建材就会回来。

到时候陈洋他们也可以张罗着开业了。

掰着手指头算算。

正式开业的时间比计划晚了半个月。

有点可惜。

但相对来说,已经算是在快马加鞭的去努力了。

在海市。

这两天所有的涉油企业都已经完成复工了。

吉顺达机械建材销售公司一旦开业,应该马上就能有效益。

昨天陈洋和博安打井队的陆军通了电话。

后者虽然刚花几百万买了一套钻井机设备。

可他的打井队还需要其他设备。

陆军询问陈洋。

如果后者的设备公司暂时还不能开业的话。

那他就只能去别的地方够买设备了。

总之不能等太久。

在所有涉油企业都复工的情况下。

他多等一天就多一天的损失。

也希望陈洋能够理解。

对此。

陈洋当然是能理解的。

陆军愿意舍弃别的合作者,从而选择和他合作。

这本身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人都得为自己考虑。

陆军不可能舍弃自己的利益,一直为他陈洋考虑。

不过陈洋紧接着也告诉陆军了。

虽然吉顺达公司还没有正式开门经营。

可石油设备已经回来了。

早在几天前就被运了回来。

陆军需要什么,可以直接过来拿。

完全不耽误事。

现在主要就是建材那方面还没搞定。

但这和陆军没什么关系。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公司开业的日子就定到二月25日,也就是三天后,你觉得怎么样”

梁建国询问陈洋。

前者整个人看上去都瘦了一圈。

可见这段时间忙前忙后,确实付出了努力。

他也挺厉害的。

从开始筹备公司开业到现在,除了把那块地皮买下来之外,再除了去江瀚市把石油设备的货源渠道给确定下来。

其他事都是梁建国一手完成的。

这些事看上去简单。

但真正意义上操作起来,却并不简单。

梁建国作为一个“纯新人”,能有这样的表现,已经算是极为不错了。

至少站在陈洋的角度。

他对梁建国是认可的。

“我觉得没问题啊,既然各方面都筹备的差不多了,那就尽快开业,晚开业一天,对我们来说也是损失”

陈洋点了点头。

吉顺达机械设备销售公司一旦开业。

后续梁建国就要彻底坐镇这边了。

而这个公司最终能不能挣到钱,某种程度上来说还得依靠梁建国。

虽然陈洋站在“未来视角”,可以很轻松的的确定开设备销售公司一定能赚钱。

可这天底下所有事都逃不过一个规律:事在人为。

这里的意思可不仅仅是向好的方面发展。

也有可能是向不好的方面发展。

梁建国能把公司筹备开业。

不见得他也能让公司开业后保持盈利。

这里面是需要再下一番功夫的。

“公司开业后,你也不能一直当个孤家寡人了,该招人就招人,另外再买辆车吧,有辆车送货跑业务什么的也方便”

陈洋继续说道。

吉顺达公司不可能一直是梁建国一个人。

在陈洋设想中。

以后的吉顺达公司会有很多人。

有采购部,有销售部,也有市场营销部。

总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建材门市。

而是会成为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公司。

甚至在财务人员这方面,以后也会配备。

有收银员,有出纳。

当然。

有信泽财务公司的存在。

吉顺达的纳税申报和外账那一块儿就不用再对外招人了。

“还给配车?”

一听陈洋说后续要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