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二章 前有石敬瑭割让燕云,今有耶律得重租借辽地(2 / 3)
最重要的还是军事实力。
吩咐班直传令,一位身材魁梧的年轻官员,很快来到身后行礼:“臣弟拜见陛下!”
李乾顺的态度又是不同了:“免礼!”
这位正是他的弟弟李察哥,受封晋王,目前是兵马大将军。
外戚的势力扫空后,李乾顺采取的正是通过分封皇族,来掌控权力的办法,朝堂上有实权的重臣,大部分都是皇族血脉,但也留有一部分位置给外族人,而察哥作为信任的亲弟弟,握有最关键的兵权。
对于这位,李乾顺也不绕弯子,直接问道:“朕御驾亲至,地方局势可有变化?”
察哥回答得很直白:“自横山羌投燕,部落多怀异心,监军失控,索取无度,今陛下亲至,倒是收敛许多,只是除祥右军、嘉宁军、静塞军三处,其余依旧不肯听调,更不愿与燕交锋。”
李乾顺道:“翔庆军和神勇军也不听调?”
察哥道:“索要军粮,若不予军粮,就不出兵……”
居然提出这么过分的要求,李乾顺抿了抿嘴,最后问道:“各部的擒生军呢?”
察哥道:“这点陛下倒是不必担心,擒生军已经荒废,他们折腾不起风浪来!”
李乾顺苦笑:“这可不是好消息啊……”
西夏除了中央侍卫军外,还有地方军和擒生军。
李元昊立国时,将全国分为左右两厢,每厢又分别划分出六个地方军区,各区设监军司,负责指挥本区军队,各监军司均彷宋制,立有军号,并有固定驻地,如翔庆军、神勇军、和南军、朝顺军、甘肃军等等。
这些军队里面,以翔庆军和神勇军地位最高,满编的话有十万,全国监军司所统军队总数约为五十万人。
实际上,别看制度和宋朝很相似,但西夏自有国情,军队仍以部落为基本编制单位,出兵作战时,以银牌召各部落长,面授作战任务,再由部落首领,统率其全部落的军队,参与大战。
现在的问题,就是自西夏衰败以来,各部落首领不愿意参战了。
毕竟这些年就没打过胜仗,以前可以杀宋人,夺武器,扒盔甲,互市也能分到好东西,各部都踊跃参加,现在尽吃败仗,而且西夏朝廷本来就不负责提供军械和粮草,都是士兵自带,这谁还愿意来?
李乾顺:你们要来了,我才能打胜仗啊!
部落酋长:你打了胜仗,我们才来啊!
陷入循环……
当然也不能全靠这些普通士卒,所以又有一支擒生军,由各部落首领挑选精骑组成,共十万人,顾名思义就是以生擒敌军当奴隶为目的,这支军队在同北宋军队的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残害了许多宋人。
结果也废了。
因为依旧是老对头西军镇守边境,他们根本抓不到人。
以前中原王朝但凡改朝换代,四周异族都能得利,捡一捡便宜,可这回辽国被打得不能自理不说,边境都不带换人的,依旧是知根知底的熟面孔。
西军转为安西军后,精神面貌还变得越来越好,武器军械明显提升,粮食也不是全靠堡寨屯田,得节约着过日子,由朝廷供给,自有肉食享用。
西夏连宋朝版的西军都不过,更别提这种强化后的精锐,被打得找不到北,擒生军也废掉了。
李乾顺深吸一口气:“如此说来,朕如今可用之兵,只有中央侍卫军了?”
察哥安慰道:“陛下不必担忧,中央侍卫军依旧强大,燕军一旦入侵,各地部族更会奋起反抗,他们是不信汉人的。”
李乾顺苦笑着摇摇头:“不信汉人,是因为前宋没有真心实意地给过他们好处,这位燕王厉害得多,朕至今都不明白横山羌为何投燕,如果此族在燕境内生活得不错,一切就不同了!”
察哥咬了咬牙:“既如此,我们更不可却步于这两国边境!”
李乾顺道:“你也力主出战?”
察哥道:“若不能从辽国获利,我们西夏恐有亡国之危……”
李乾顺目光坚定下来:“不错,一定要出战获利,才能团结各部,让我西夏重新振作起来,你准备如何对敌?”
察哥道:“燕军以步卒为主,此处无天险地利,也无城池依靠,仅凭他们修建的营地堡寨,可用轻骑绕道,两面夹击!”
李乾顺问:“胜算几成?”
察哥迟疑了一下,他刚刚已经观察过燕军的军容,冷静地分析:“应有一半,金人能和燕军抗衡至今,也是靠骑兵优势,我军当不弱金人!”
李乾顺却变了神色:“有铁骑和京师宿卫,只得一半胜算?此战我军若败,朕也只能回京师苟延残喘了,可有更稳妥之法?”
察哥微微摇头:“燕军比起宋军强上许多,所幸骑兵稀少,我军才有一半胜算,臣弟实在不敢夸大……”
李乾顺沉默下去。
倒不是他畏缩,而是如今随着自己来此的三万军队,已经是在刨除镇守京师等重地之外,所有能够动用的嫡系部队,相反对面只是燕军里面普普通通的一军。
对于李乾顺而言,别说战败,即便是惨胜,他都接受不了,因为燕军可以迅速拉来另一支军队,西夏却根本没那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