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要打仗了(1 / 2)
“混蛋!”
“混蛋!”
“刘阿斗,汝欺人太甚!”
武昌皇宫内,孙权怒不可遏,拳头更是捏的咯咯直响,两份被扔在大殿上的战书,是那么的刺眼。
数十位文武官员,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三天的时间,孙权连收两份战书,而且都是大汉天子刘禅写给他的。
一份是来由夷陵太守吕据三天前送回来的,另一份是由临贺郡太守聂友今天送回来的。
战书上的内容一模一样,都是指责东吴背信弃义,遣人到长安散播谣言,欲使大汉君臣不睦...最后的结果就是,大汉天子刘禅对此非常的不满,决定终止与东吴的同盟关系,并限期东吴君臣十日内,必须无条件向大汉投降。
若是十日内东吴拒不投降,大汉将立即出兵伐吴。
“陛下!”
就在孙权发怒之后,中书令孙弘愁眉不展的出列说道:“陛下,我大吴绝不能与大汉开战...大汉国力强盛,吴汉两国若是爆发战争...我大吴...”说着,他顿了顿,才继续道:“微臣谏言,立即遣使到长安去见大汉皇帝,陈述在长安散播谣言者绝非我大吴所谓,一定是曹魏做的。”
半年前,刘禅西征回返长安,东吴为了向刘禅示好,于是派遣了使臣朱应入长安拜见刘禅。
朱应回来时说,刘禅对其非常友好,还让他代其向东吴皇帝孙权问好。
这件事,整个东吴朝臣,基本都知道。
可是这才仅仅过去几个月的时间。
怎么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让那刘禅连发两份战书,而且还下了最后通牒。
更要命的是,大汉在秭归集结了六万水军,由水军都督李丰率领已经兵临夷陵城下;与此同时汉军在交州、桂林、苍梧三郡,更是集结了二十万步骑,随时准备进入东吴边境。
孙弘很担心,担心吴汉爆发战争,东吴很难抵挡。
只是孙弘的话音刚落,大将军诸葛恪却是冷笑道:“中书令难道还没有看出来吗?不是我大吴要与大汉开战,而是那刘阿斗意欲灭亡我大吴...”说着顿了顿,有些不削的看了一眼孙弘。
诸葛恪一向看不上孙弘,因为他觉得孙弘为人阴险狡诈,善于献媚,几年前就是因为他进谗言,害死了张休。
“大将军!”孙弘却是反驳道:“如今汉强而吴魏弱,此时若是汉吴爆发战争,我大吴焉能挡之?”
虽然诸葛恪的话,并没有什么问题。
刘禅突然向吴国下战书,下通牒,这明摆着想要灭亡吴国,要不然只是一个散播谣言,不至于弄出这么大的阵仗。
但是他更加清楚,现在天下的格局,吴国想要继续延续国祚,只能忍气吞声,与大汉和睦,是吴国眼下唯一的选择。
“挡不住,也得挡!”诸葛恪朗声道,然后又向孙权行了一礼说道:“陛下,现在不是气恼的时候,既然刘阿斗想要灭亡我大吴,我东吴数十万兵马,也不是泥捏的;”说着他顿了顿,然后继续说道:“陛下,现在与刘阿斗和谈就是与虎谋皮,倒不如速遣人去洛阳,正所谓唇亡齿寒,一旦我大吴没了,下一个自然就是曹魏。”
孙权很生气,但是他也懂得现在无论他怎么生气,也改变不了眼下的局势,等到诸葛恪话音刚落,他也是微微点头,然后扫视一圈大殿,最后看向顾谭:“顾爱卿!”
“微臣在!”顾谭应声出列。
孙权道:“现在事关国家危机存亡之际,就请爱卿速去一趟洛阳,联合曹魏,共抵汉军!”
“微臣遵旨!”
顾谭没有推辞,当即应道。数十年间,三国之间就是这个套路,魏强时,汉吴就联合起来抗魏,如今大汉要举兵伐吴,孙权觉得,曹魏必然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
派出顾谭出使洛阳,接下来孙权也忙着调兵遣将。
当天下午,就令人去合肥传召骠骑将军丁奉,丁奉在合肥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如今正值东吴生死存亡之际,而且合肥经过这些年的治理,即使曹魏攻打,也很难轻易攻破。
况且比起曹魏,孙权现在更惧怕大汉,因为现在吴国两面都遭受到汉军的威胁,长江防线虽然汉军是顺江而下,不过在长江沿线,大吴的水军可不是吃素的,还能抵挡汉军一阵。
但是,汉军因为占据了交桂以南,这就让孙权有些棘手,因为汉军除了可以从秭归顺江而下,同时还可以从交州、苍梧、桂林三郡北上。
一旦汉军从三郡北上,很快就会杀到大吴国都武昌城下。
这个时候,合肥的安危,自然就没有那么重要了,现在孙权更关心整个吴国的安危。
...
公元252年,3月12日。
当一阵海风吹来,让交州又一次换发生机,三月的交州,还有丝丝凉意,不过却让交州城北的五万汉军,一个个那是神清气爽。
“将士们!”
点将台上,镇东将军马岱缓缓拔出
↑返回顶部↑